白云小说

第7章 杀灭一切烦恼(第3页)

的匮乏感。

从前些日子“上海抑郁症全国病率第一”

的新闻报道就可以见一斑。

因此,“事”

无法完全控制,或者控制了也无法满足“愿”

,那我们也许要从“愿”

的调整来入手。

o2

大脑是一台“预测机器”

关于如何调整”

愿“,或者说“如何通过管理预期来应对现实的无常变化”

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从“大脑是用来做什么的”

说起。

多年来,神经科学、脑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破解一个难题:大脑最底层、最本质的功能是什么?

最前沿的神经网络的研究现,我们现:大脑是一台名副其实的“预测机器”

正如心脏的主要负责向全身泵送血液一样,大脑的核心功用就是“不断地做出预测”

这个理论被称之为「贝叶斯大脑」。

(注:因为大脑预测加工的模式,可以用数学家托马斯贝叶斯提出的“贝叶斯定理”

来解释,该定理指出,我们对某一外部事态之概率的评估由两个因素决定:1、我们对该事态生概率的初始信念;2、可用证据与该事态的一致性水平)

即我们的大脑无时不刻都在进行着「依据其对世界的先验知识,对输入的感官信息做出原因推断或者假设」的工作。

换句话说,大脑会凭借过往的经验、记忆等一切录入的“数据”

来构建一个关于这个世界因果秩序的模型。

在生命中的每一刻,大脑都会收集、统计新的数据来更新这个模型,而这个模型的唯一职责就是「生成对于当下与未来的预测」。

而当我们的“预测”

与“实际感知到的世界”

不相符的时候,就制造出了「预测误差」。

然后大脑会依据「预测误差」来更新内部的模型,从而在未来减少“期望”

与“现实”

之间的偏差,使之趋于完善。

因此,大脑的「贝叶斯推理方式」与当下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你投喂给它什么数据,它就会依据这些数据来更新内部的模型,进而对外部做出反应和预测。

如果上面的说法让你感觉过于复杂,不好理解,那我们就来举一个例子。

在下面这张黑白的图案中,你能看到什么?

但是,当你再看到下面这张照片时,你的判断就会生改变。

此后,你再看到第一幅图片时,你就会自然觉得这是一条蛇。

因为大脑输入了全新的「事前经验」,所以我们就会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感知和判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