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小说

梁惠王的故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1页)

梁惠王的故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上课先吵架,

看谁脾气大。

不行王道要称霸,

众叛亲离你不怕?

哇哇哇,

吓他也白吓,

骂他也白骂,

眼睁睁看他不像话。

罢罢罢!

天要下雨娘要嫁。

吵一架再上课

离开齐国后,孟子到了魏国。

这时的魏国已经迁都大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所以也叫梁国,国王也因此又叫梁惠王,庄子的朋友惠子就是他的丞相。

梁惠王是战国七雄中,楚国以外第一个称王的,比客客气气的齐宣王霸道多了。

因此,两人刚刚见面,就吵了一架。

梁惠王开口便说:老伯!

你不远千里而来,总该对寡人的国家有点什么好处吧?

孟子却怼回去:王!

何必言利,讲讲仁义就好。

接下来,孟子又讲了一通大道理。

他说,现在天下大乱,硝烟四起,犯上作乱的不计其数,就因为从上到下口口声声都讲利益好处。

如果都讲仁义讲亲爱,社会风气怎么会败坏成这个样子?

总之,扎扎实实把梁惠王训了一顿。

梁惠王怎么说,没有记录。

其实,梁惠王提出那样的问题并不奇怪。

因为他们虽然曾经是超级大国,却先后被齐国和秦国打败,这才不得不迁都大梁。

梁惠王心里很是着急,也很需要有些管用的东西,哪有工夫听这老头慢慢吞吞讲仁义?

孟子当然清楚这一点。

而且他也知道,把魏国打得满地找牙的齐国军事家孙膑,正是败军之将庞涓当年的同班同学。

痛扁魏国的秦国改革家商鞅,则原本是梁惠王的臣子,由于不被待见才投奔秦国的。

此仇不报,国将不国。

这就要给梁惠王出主意。

只不过,主意仍然是仁义和王道。

仁义和王道也能克敌制胜?

鬼都不信。

孟子也只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讲梁惠王听得进去的道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