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过去了。
郑世禄已经控制了建宁府,延平府和邵武府。
手里的军队多起来后,蒋家、郑家不少子弟都跟随过刘勇强,去过浙江打仗,这些人全都升级成军官,将部队组织起来去攻城略地。
建宁府几个县跟刘勇强势力关系密切,绿营兵同样不太能打,县令又拉不起乡勇守城,一个县几百个兵就能攻占。
延平府是刘勇强带大军打过去的,他组织乡勇过去只是接收,当时是乱糟糟一座府城。
但邵武府比较特殊,他派的人还没打,绿营就投降了。
一批绿营军官打开了城门,裹挟了其他绿营投降。
带头的是何名标,以前是花旗军的。
何名标又出面,招降了镇守分水关的卢伟。
两人当初投降之后,都得了绿营的官职,带着部下编入了绿营,在邵武府驻防。
可是这些年过得很不痛快,先是被官府裁撤了一大批手下,常年克扣军饷。
在两江打仗的绿营动不动就拖欠半年军饷,他们这些闽西的就更不用说了。
人人都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当了绿营,家人住在城里,连块地都没有。
没有军饷,就只能通过一些其他手段弥补,比如勒索过路商旅。
可是邵武偏僻,商旅也不多,所以日子过得很惨。
刘勇强打过来,这些二鬼子立刻就投降了。
当初就是刘勇强逼降的他们,知道刘勇强能打,打就是死,投了还有活路。
闽西四府就只剩汀州府还在官府手里,但也只是因为刘勇强兵锋不经过那里。
安顿了这些地方后,建宁府的乡绅们已经有大半心里踏实了,一批中小地主开始投靠刘勇强。
这跟那点卖茶叶的经济利益都没关系,那点利益不值得跟刘勇强玩命。
重要的还是一批地主子弟跟刘勇强之间的袍泽之情,许多人跟着刘勇强打了很多年的仗,从地主儿子已经到了地主本身。
拉起村里的乡勇就来了,在建宁府领枪,立刻就是一支军队。
郑世禄手里已经有三万人了,其中一万是蒋家、郑家亲族,朋友这种连带关系的部队,一万是那些没什么社会关系的建宁乡勇,他们这些年挣了点钱,有些人甚至买地当了地主,但大多数只是村里的中等富户,感念袍泽之情参军的。
剩下的是纯粹的中小地主拉起来的部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