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摆酒席、宴请村里的乡邻亲朋之后,又休息了一天,黎池才收拾出礼品,开始外出登门拜访先生黎槿,以及村中辈分高的、与他们家交好的人家。
那些礼品并不是他们另花银钱置办的,而是前两天摆酒席时收的礼。
将收到的贺礼挑拣过后,重新组合,就又成为了可以送出去的礼品。
只是,必须要记住各自送的礼品是什么,以免将礼品又送回到原主手里了。
如果这样,那就有些尴尬了。
这个时代的农村里,甚至包括黎池前世生活在深山老家的那段时间,甚至之后都是这样的
收到的礼品都不舍得自家吃掉或者用掉,那要留着日后用来给别家送礼。
后来条件好了则是吃不完、用不完,只能用来送礼送出去。
通常地,平日人情往来,礼品送来送去都是那些东西,只是在不同人家之间流转罢了。
甚至有时转来转去,转了一圈之后,送出去的礼品,又被别人送礼给送了回来。
用前世陌生人社会的价值观来,这种人情往来的送礼行为,礼品不过是出去轮转了一圈而已,感觉就似乎没有了意义。
而且有句话叫收到的礼金不是收入,是欠债,那些礼金是人情、都是要还回去的。
然而在这个熟人社会的时代里,这种人情往来代表的不是利益交换、必要交际,而是情感的流转,是一种交流并加深感情的行为。
黎池提着收到的礼品,外出去登门拜访,也是为了做出与被拜访人家交往亲密的姿态,以及表达一下对他们的尊重和感谢。
这其中究竟有多少真情实感,又有多少是迫于人情往来的规则,而不得不遵从之,对黎池来说也并没有多么重要。
黎池花费一个上午的时间,提着礼品,挨个去村中辈分高的、或与他们家交好的人家,小坐一会儿、寒暄两句后,就算走完了登门拜访的流程。
这种登门拜访更像是走过场,就跟过年走亲戚一样、一天走十来家,可能有时连椅子都还没坐热,就要赶去下一家。
显得敷衍,但又不得不如此。
下午,黎池提着郑重挑拣出来的礼物,登了先生黎槿家的门。
黎槿很高兴地接待了黎池,坐下来后,先是客气寒暄了一会儿,再就聊起了黎池这次的院试。
听着黎池的讲述,黎槿也跟着回忆了一番当年,感慨唏嘘不已。
之后,黎池准备将院试时做的文章和诗默写出来,让先生黎槿一观,却被制止了。
“你院试上的文章和诗,加起来有几千上万的字数了,默写出来要费不少功夫。”
黎槿摆摆手,拒绝了黎池的提议。
“等四宝店出了院试诗文合集之后,我再去买一本来就行,之后还能收藏起来,或拿给族学里的学生。”
既然先生这么说,黎池也不勉强。
“现在科举有所革新,榜上有名者的作品皆需公示七日,这就很方便一些肆店抄录刻印。
而既然四宝店做了府试策问合集,想必也会做院试诗文合集的,其中有收录学生的诗文,那学生应该能得一两本,到时候给先生也送一本来。”
黎槿捋捋灰白的胡须,对黎池很满意,“你有心了,若有多余的,就给先生带一本。”
“是,学生记住了。”
即使四宝店只给他一本或不给他样,他也要掏钱给先生买一本啊。
这也是尊敬老师的一种必要表现。
哪怕黎池和黎槿一样都是秀才了,且前者还是小三元秀才,可黎槿他作为先生,该提醒的、该敲打的,还是要说。
“你从小就自律自省,很有主意,但先生我还是要提醒你两句继续保持下去,不要因为别人的几句夸赞,就忘乎所以,你要谨记自己的志向,不要懈怠了读和思考。”
对于黎槿语重心长的教诲,黎池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躬身肃立着听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数风流,论成败,百年一梦多慷慨有心要励精图治挽天倾,哪怕身后骂名滚滚来。轻生死,重兴衰,海雨天风独往来。谁不想万里长城永不倒,也难料恨水东逝归大海。...
古初晴是赶尸一族的后人,随着时代发展,赶尸一族落没,想靠专业混口饭吃都成了问题。好在,她找了一份和赶尸很相近的工作,在屠宰场送猪肉。某天,一鬼提着一袋子冥币来敲开她家门,请她送他回乡。古初睛看着冥...
...
命运是一张大网,你我皆在其中,看破命运之人为其指引方向,而他则不在命运之中,轻拔命运之弦,为未来点燃一束火光,揭开一切虚假。路明语明非,命运让你做出那些所谓的选择,明明都会走向那悲惨的结局可你却不得不接受,那么为何不赌一次。至少这次你还有我这个哥哥,不是吗?补充一点主角并不知道龙族的剧情只有让路明非自己...
方浩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可是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这显然是一个奢望。...
末世突然来临,毫无准备的江莉就这么直面自家老父亲的死亡异变,孤立无援的她,正在恐慌当中时,无意中竟然激活了一个跟游戏似的交易平台。这一下食物不愁了,只不过这积分的收集让她有了一种捡垃圾的感觉。还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