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上,成群的百姓开始骚动,无论如何,听到前线胜利的消息,多少能让人心安一些。
不久后,逃难的人群中有不少人改变了主意,开始跟随报捷的轻骑兵返回京城,也许这个朝代还有点希望。
紫禁城,荒凉衰败。
乾清宫中,崇祯皇帝变得更加消瘦,整个人瘦得像根竹竿,连皇宫里的粮食也快没了。
多亏骆养性带领锦衣卫抄了几家粮商,才避免了大明皇帝饿死的悲剧。
崇祯皇帝的御案上,堆满了沈折奏章。
这些日子,上朝的大臣越来越少,许多皇亲国戚找各种借口不来上朝。
一片亡国的气息,显而易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崇祯是我老丈人!
请大家收藏:(91919191)崇祯是我老丈人!
更新度。
大臣们各有心思,各地厂卫卫所已被废除,崇祯皇帝获取信息的途径只剩下各地督抚总兵的奏报。
八月间,蓟州总兵白广恩派人送来一封密折,称河南战败,督师孙传庭惧敌如虎,为了保存实力导致前线哗变,潼关大军溃败。
接着,河南总兵陈永福上奏,指责孙传庭指挥不当,排挤同僚,同样痛骂了孙传庭一顿。
然而孙传庭的奏章像雪花一样纷飞而来。
如果是在以前,崇祯皇帝多半会相信,以他冲动的性格,必定会把孙传庭下狱问斩。
但现在,历史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原因在于,凤威营监军太监魏安的几封奏报,而且比前两份奏报来得更早。
因为他离开京城时,带了一笼信鸽……
魏安是他的亲信,绝对不会欺骗他,早就通过飞鸽传书,详细报告了前线的虚实情况。
白广恩、陈永福如何临阵倒戈,孙传庭如何猝不及防,如何战败,狼狈逃回潼关,沈天石带领凤威营如何力挽狂澜……
谁是忠谁是奸,崇祯就算再怎么笨,这时候也明白了,他差点被白广恩和陈永福这两个叛徒耍了,还差点落入了闯贼的离间计中!
多亏了魏安带来的那些信鸽,这些天让他冷汗直流,崇祯恨不得扇自己几个耳光。
为什么当初他要听信东林党的花言巧语,把锦衣卫、东厂、西厂都裁撤得干干净净?
喜欢崇祯是我老丈人!
请大家收藏:(91919191)崇祯是我老丈人!
更新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