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叛乱落下了帷幕。
北衙十六卫、三省八部,乃至锦衣卫和东宫,在朝廷的追查下,单单只是上了品阶的犯官,就有千余人牵涉此案。
叛乱祸首之中,辅国大将军骆安源被夷九族,太子少秦王缙满门抄斩,锦衣卫南镇督公元载在狱中畏罪服毒,元氏族人皆判死罪。
其余参与叛乱者,无论官阶大小,无论职权高低,全部处死,族中男丁流至边地劳役,女子充入司农寺、宫乐伎。
从九月底开始,长安延平门外设立法场,每日行刑不止,一直持续到了十月的下旬。
共计有七千余人,在这期间被处死在城外。
刑场被血水覆盖,汇聚成可以没过脚踝的血泊,之后又因天气酷热,与泥土混成如同沼泽一般的泥潭,让人无处下足。
负责监刑的朝廷官员,实在无法,只能一边处决犯人,一边指挥役夫,在刑场内挖开一条水渠,将血水导入周遭的洼地,使其渗透到地下。
久而久之,地泉泛流,使得长安城内的水渠被染成猩红,并伴随着蛆虫涌动,令城中百姓惊奇不已。
新元十七年,四月初八,朔朝。
大明宫,紫宸殿。
一身皇袍的周钧,站定在后殿的偏厅之中,范吉年则带着一众内侍,在一旁为皇帝整理仪装。
右相孔攸手捧阚册,向周钧说道:“陛下,大唐各州已经报上了今年中勾的议员名单。”
周钧:“都是些什么人?”
孔攸:“有三成人出身工商,有四成是参加过科举的读书人,剩下三成,有地方乡绅,也有军中将领,还有其它杂类人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