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我就如张良大家所言,说说我的题目吧。”
“我有一把斧头,在刀刃换了3次,刀柄也换了4次后,你认为这把斧头还是先前那把斧头吗?”
诸葛亮着张良,说出了自己的辩题。
在他问出最后那句话的时候,伏念和颜路的目光都不由地落在了诸葛亮的身上。
这个辩题,细想之下,甚至要胜过刚刚张良所说的著名辩题“狗非犬”
,只要一个不小心就会落入对方设下的圈套。
如果诸葛亮真是百家之辈,他完全可以用这个辩题,在不同国家建立自己的学派。
张良顿时迟疑起来,饶是他聪明伶俐,此时也是无言以对。
不管是哪种答案,都会落入诸葛亮的圈套之中。
他想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回答,而是说道:“诸葛大人,你是如何想到这样的辩题的?”
“张良回答不上来,还望诸葛大人指点一二。”
话是这样说,但是张良相信诸葛亮也说不清楚。
“这个题目,来源于生活。
人在山中,自然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斧头。
张良大家不知道如何反驳,那么,在场可有大家,能反驳我的辩题呢?”
诸葛亮向小圣贤园的众人问道,目光一一在儒家弟子身上转了一圈,最后落在了小圣贤园的伏念和颜路的身上。
这一刻,整个园内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可以反驳诸葛亮。
儒家门生们不是用衣袖遮住了脸,就是别开了脸,不敢与诸葛亮的目光对峙,只有颜路、伏念几个人敢于直视诸葛。
“呵呵,在座的都是享誉各国的大家名仕,但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反驳我的辩题。
要不然,各位直接自刎吧,省得留在世上被人笑话!”
“我们确实不能反驳这个辩题,但是,你又能反驳的了吗?”
小圣贤园中,有儒家的人站了起来,对着诸葛亮发难。
“本来我是很崇拜儒家的人的,在听说可以和儒家三大才子张良先生争辩时,还很开心。
原先以为可以以儒家的权威、好恶之类来争辩,谁知道张良大家竟然会用狗非犬这种辩题来质询我。”
诸葛亮着一群儒家弟子,眼神锐利得像天上的星星,让人不敢他的眼睛:“我问的这个辩题,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我并不会回避,也不觉得丢脸。”
“君子之儒者,忠君国,为天下苍生。
如果文人,只学于文字,专注于绘画,专注于笔墨,以青年为诗,虽然有千言万语,但实际却毫无意义。
若以狡诈著称为大师,委曲求全,必自寻死路,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之士。
每日千言万语,又有甚么值得真正学习的地方?”
“如此一来,儒家之中,君子与小人,可还有区别?”
诸葛亮这么一说,儒门的年轻弟子们都是义愤填膺,而伏念和颜路则是浑身一震,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张良满脸通红,他现在只想挖个洞躲起来,太打脸了。
诸葛亮这句话,简直就是在指责他是个卑鄙无耻的读人,在诸葛亮来,张良根本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
但是对于诸葛亮的说法,张良还是非常赞同的。
他的思想开阔了他的眼界,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同时也指出了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异,诸葛亮的才华和对儒学的理解都非常深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