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荣虽然知道这还是占了刘丹的便宜,但至少她心里能过意去一些。
收下刘丹的东西后,刘素荣提醒道:“我听说这两天就要分粮了,你打算要多少细粮?粗粮你又打算要哪些?”
刘丹对这个是两眼一抹黑,她毕竟没有经历过这个年代,而且番茄上的年代文也没有提过这个啊。
看到刘丹这茫然的表情,刘素荣就知道刘丹完全没有成算。
“我们知青这边一般是要四成细粮和六成粗粮,哪怕红旗大队这边条件不错,但我们这些知青毕竟都是‘外来户’。”
说到这里,刘素荣自己也有些黯然。
不过她很快又打起精神继续说道,“这边的细粮就只有面粉,而且肯定不是富强粉级别,最好也就是建设粉这个等级。
你是南方人,如果想吃大米就只能自己拿自己的面粉去粮站换。
这边粮站只收富强粉,而且1斤2两富强粉才能换1斤大米。
至于粗粮部分,我建议你玉米和红薯各一半就行。”
“好,我就按素荣姐的说法去换。”
刘丹说道。
刘丹的帐篷空间里所储存的物资其实是足够两个人到三个人食用的,而且过了零时又会补充好。
所以刘丹其实对分粮的兴趣不大,不过她也晓得自己还是要做样子给大家看才行。
刘素荣又闲聊一会之后就起身带着暖水袋走了,而刘丹则是装模作样地烧起炕来。
而当刘丹关好宿舍门后就直接进了帐篷空间。
虽然帐篷空间的气温与现实世界同步,但是帐篷里不仅有柴火炉,还有电暖风扇,特别是保暖床垫上还有电热毯呢。
刘丹在知青点休息了两日后,尚德军带来了分粮的最新消息,那就是明天正式分粮。
“这可太好了!
我就等着这一天呢。”
知青点里顿时议论纷纷起来,毕竟知青下乡插队之后就没有领取商品粮的资格,所有的口粮要么等大队分粮,要么就只能等家里寄钱和粮票过来。
但现在大部分家庭都不富裕,而且被送到这么远下乡的又多是家里不受待见的小孩,因此能收到家里接济的知青无非刘素荣等少数几个人罢了。
也正因为如此,大家才对分粮这么期待。
“你等着也是白等,也不看看你的工分有多少!”
立马有人打趣道。
不管是知青还是队员,大家的口粮分为人头粮和工分粮两部分。
人头粮就是按照你的年龄和性别分为几个等级,同等级按照同标准领取口粮;工分粮则是根据你的工分多少领取对应的粮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