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之德风[1]’,风过而草偃。
臣等有志之士,自当‘望风而靡’[2]。”
马超用的是《论语》和《汉书》中的典故。
前者是孔子回答“为政”
之法的名言,意指君子带头施行仁政,必将“风过草偃”
;后者指的是对方威势势不可挡,让人不战自降。
马超这句话相当于官方式的夸赞,拎不出错,但有些浮于表面。
刘昀当即笑意微敛:“若孟起不愿回答,那便罢了。”
至此,双方已试探多回,始终摸不清彼此的底线。
马超虽然看不透这位年轻的诸侯,但他明白对方方才的话语并非说笑。
在马超看来,无人会不喜欢讨喜的赞誉之言。
这位年少有为的世子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欣喜与动摇,着实难搞。
马超收起继续试探的心思,从怀中取出一封盖着封泥的密信。
“一切因由,尽在信中。”
刘昀打开信匣,快速浏览。
只一瞬,平静的神色微变。
“五胡谋华?”
五胡乱华,这四个字,如同一根刺喉的鱼刺,横亘于历史长河。
但是,根据史载,五胡乱华的起始,应该是在西晋八王之变以后。
距今尚有一百年之久。
下意识出现的否定与猜疑,很快被刘昀再次否定。
——不,未必如此。
若艾弗雷特的“多世界理论[3]”
为真,那么,在他穿越到东汉末年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而是另外分裂出的一个分支。
这个世界的一切发展,都不能再用史书的时间线来衡定。
就像这个世界的袁术、刘协早早过世,而黄琬、蔡邕得以存活。
因为某些原因,塞外游牧民族提前图谋华夏——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刘昀手下的情报网大多数分布在中原地区,要说对游牧民族的动向掌控,自然比不上在西凉颇具威望的马超。
然而,他的心中并非没有疑虑。
“听闻孟起在西凉……在羌人、氐人之间颇有名望?”
在东汉末年,各个游牧民族时常叛而复降,降而复叛,袁绍等诸侯时常与游牧民族的首领结盟,对抗政敌——这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就像袁绍勾结乌桓,与乌桓王结为盟友,马腾马超这对父子同样与凉州一带的羌人、氐人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原来那个世界,马超甚至能获得多个氐族部落的支持,反抗曹操的统治。
若说刘昀此时只是“心存疑虑”
,那马超就是“心下大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