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以墨一番话出口,老张眼珠子转悠了三圈半,这才有点水儿荡在已经没了眼泪的眼窝子里,颤巍巍地走在那柜台后的高椅子上,照例把那账簿、印泥、毛笔一一摆好了,然后一请手,“少爷,容老奴先开了张,您瞧瞧,再说说这当务之急是不是要换牌匾。”
安以墨就坐在那旁边的椅子上,也没点心,也没茶水,屋子四角都有些漏风,坐的久了就开始哆嗦。
尤其是那门总是开着,老张却似乎并不怕冷似的,而或是习惯了。
他慢条斯理地翻着账簿,偶尔毛笔沾一沾自己吐沫,就这么在上面圈一笔。
这是安园起家的根本,却在世世代代越做越大后,被后人忘记的原点。
到了日上三竿的时候,方才开始上人,却是一个畏手畏脚的妇人,一直紧紧抱着那包裹,跟命根子似的,到了那高台前,抬高了放在上面,踮着脚看着老张细心地抖开,露出一间做工还算精细的袄子来,白毛一点灰都没沾,看得出是从来没上过身——
老张在台子上面一点一点查货,那女人就一点一点揪着帕子。
“收,陈年破旧袄子一件——钱五两四钱。”
那妇人咬着下唇,看着老张把包裹和一纸单子一并推过来,并不辩驳。
“按手印还是——”
老张问了半句,那妇人抬手拿了毛笔,竟端端正正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哟,原是张举人家的,写的一手小楷,怎到了我这店了?”
老张抬眼瞧了这妇人一眼,这溯源城他人虽然不能一一对上,名字却熟络得很。
“相公考了几年都不中,又是要上京的时候,给他攒些路费。”
“这冬日可是一天紧过一天了,你这单薄的身子,把袄子当了,怎么过冬?”
老张平日是见多了这样的穷苦人或者无奈人,今日这样多话,都是说给安以墨听的。
安以墨虽然没有起身,那神色,却是认真。
“哎,先渡过这到坎儿再说,袄子您帮着多留两天,兴许我还能赎回来——”
这进了当铺的,十个有九个都会这样说,可是老张最清楚不过,他们大多数都不会来了,只剩下这些死的物件,诉说着一桩桩故事。
老张将抵押单一式两份,妇人都签了字儿,留起一份。
随后老张便把正好的银两用布包了,递给她。
妇人连看都没再看一眼那袄子,抬步就出了当铺。
这一天,安以墨从早上坐到晚上,没吃没喝,也再没说一句话,到了上灯关铺子了,老张开始整理东西准备锁门了,安以墨方才站起来,眉头一直拧着。
“少爷,老奴这一辈子,都在安家的当铺。
安家不靠这儿吃饭,可是很多人却靠着它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