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sfet可以说是最常见的晶体管,几乎不需要通过输入电流来控制负载电流。
摸sfet多种多样,但是基本都能够分成两类,增强型和耗尽型。
然后这两种类型可以用作n沟道或者p沟道。
摸sfet是平面晶体管,而胡正明明的ffet架构则是3d的晶体管,3d晶体管能够克服晶体管本身可能遭遇的短沟道效应。
简单来说ffet能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的性能指标。
ffet的设计主要为突破25n制程,解决摸sfet由于制程缩小伴随的隧穿效应。
当然从ffet这个架构2000年被胡正明提出,到2001年胡正明加入台积电作为席专家,台积电在2002年12月才拿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ffet晶体管。
而一直到了2012年商用22n的ffet架构的晶体管才面世。
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周新要讲的是摸sfet架构的某一种优化。
带有些许的ffet架构思想在其中。
但是顺着这条路去思考,反而会走上弯路。
“我们可以现当一端没有电压时,通道会显示最大电导。
当两端电压同为正或同为负的时候,通道的电导率会降低。
我们尝试关闭不导通的区域,让摸sfet在该区域工作的时候,把欧姆区作为放大器。
在饱和区摸sfet的ids是恒定的,尽管vds增加并且一旦vds过夹断电压vp的值就会生。
在这种情况下,该设备将像一個闭合的开关一样工作,饱和的ids值流过该开关。
因此,无论何时需要摸sfet执行开关操作,都会选择该工作区域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让摸sfet在较低电压下以更高效率运行。”
周新的论文讲完后台下响起了礼貌的掌声。
因为周新的内容是纯粹的模型,也就是从理论层面讲述一个更加优秀的摸sfet架构,而缺乏实验数据。
很多东西模型设计的很完美,不代表在实验室复刻出来真的有这么完美。
现实世界是无法像理论推演一样完美的。
不过单纯从内容上来说,周新的摸sfet架构给了在场的研究人员们很多思考。
后续一些关于论文本身内容的提问,周新也回答的挑不出任何毛病。
在提问环节结束后,在场的掌声要真诚很多。
论文本身能够证明一部分,提问环节能够进一步验证周新自身的实力。
大家都是研究人员,财富和资产只是附加项,你本身在科研方面的实力才会让在场的研究人员们产生亲近的情绪。
这小子和我们是一路人。
“非常不错,如果你不是我的学生,我会以为你是来开过很多次的老手。
你表现得很成熟,以后多来几次基本上大家都熟悉你了,后续你想做点什么,认识这帮人对伱来说很有好处。
也许他们不会跟你回华国,但是你可以把研中心设在硅谷或者欧罗巴。
这对你来说再简单不过了。”
胡正明在台下等周新下来之后边鼓掌边用中文说道。
“后续我会带你挨个去认识,我觉得在集成电路领域研究方向比较有前景的一些科研人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