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径直走到书桌边,提起笔编撰赈灾流程,几乎不用思考就洋洋洒洒写了满纸。
男子站得极近,微微偏头就能嗅到他湿发上的水汽与香味,起初还有些分心,大略扫了两眼就聚精会神的默读起来,片刻后暗自叫好。
他隐去身形,摸了摸有姝湿漉漉的脑袋,动作缓慢而又透着难言的亲昵,然后消失在漫天水幕中。
有姝一旦认真起来就会忽略周遭的事物。
他没发现男子的离去,只感到头顶微微有些发凉,便把澡巾盖在脑袋上,继续撰写政令,直到小厮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姜汤和两笼蒸饺来敲门才猛然回神。
“咦,人呢?”
他只嘀咕了一句就去开门,扑面而来的水汽令他打了个巨大的喷嚏。
幸好姜汤放在食盒里才没被波及,反倒是小厮,被喷了满脸唾沫。
他胡乱用袖子擦了擦,笑道,“老爷,您要的姜汤熬好了,快趁热喝了吧。”
“我没让你们熬姜汤啊。”
有姝略感疑惑。
衙门里的下仆多是男子,唯二的两个丫鬟前些天也主动请辞了,说老爷能着呢,不需要她们伺候。
男子毕竟与女子不同,心思没那么细腻,看见老爷大半夜淋着雨回来,竟没一个人想着给他张罗一碗祛寒的药物或准备些垫肚子的宵夜。
小厮很不解,问道,“不是老爷派人来厨房,吩咐咱们赶紧熬一碗姜汤送来吗?且还说您肚子饿了,最好再做一点容易克化的吃食。
您瞧,这是三鲜皮冻蒸饺,入口即化,吃了马上睡觉都成。”
两个丫鬟请辞之后,有姝的房间一直没人伺候,几个小厮要来守夜,均被他一一赶走。
如今大半夜的,忽然有人送来姜汤和吃食,还说是自己吩咐的,怎么可能呢?有姝思来想去,只猜到一种可能。
他低声问道,“你还记得命你熬姜汤那人长什么样子吗?”
小厮先是点头,细细一想又摇头,眼里流露出疑惑的神色,不自觉嘀咕道,“奇了怪了,明明方才还记得,怎么现在却忘了?”
定是中了阎罗王的障眼法,看来他果然是个好人,不,好神。
思及此,被监视的惊惧与恼怒瞬间消散,有姝对男子的观感也就越发好起来。
他端起姜汤一饮而尽,又拿起筷子吃蒸饺,含糊道,“我知道是谁了。
这里没你的事儿,回去睡觉吧。”
“好嘞。
小的就睡在隔壁耳房,老爷若是有事只管叫小的一声。”
小厮立刻告退,顺手关紧房门。
-------
不出有姝所料,倾盆大雨只下了一天一夜,上游县城的堤坝就被冲毁,波及了遂昌七八个乡镇。
所幸村民们及时撤离才没造成伤亡,但广袤良田却全被涛涛洪水淹没,同时也带走了今年上半年所有的收成。
有姝早在城郊建了许多棚户用来安置灾民,且及时开仓放粮,并免费熬煮预防疫病的汤药。
虽然家园葬在水底,但受灾民众的日子倒也过得下去,每天有粥喝,有药吃,有屋住,有衣穿,有被盖,心情都十分平静。
且县太爷早就颁布了政令,说是洪水退去之后,他要广征徭役去修筑毁掉的堤坝、路桥、驿站等公共设施,管吃管住还给一两银子月钱。
普通的矮房只需几两银子就能建起来,也就是说,做几个月的工,村民们就能重建家园。
不仅如此,县太爷还取消了下半年的赋税,并且免费向各村各寨分发粮种,好让大家及时把收成补上。
条条政令颁布下去,竟完全免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叫大家如何不感激涕零?直到此时,遂昌百姓才明白,县太爷前些日子大肆购买物资都是为了什么。
他早就预见天灾将至,为了确保治下百姓都能活下来,把全部身家一一变卖了。
建造占地如此巨大的棚户区,又日日米粮、汤药、衣服的供着,所需银两数目,便是那些目不识丁的庄稼汉也能大略计算出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