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老利玛引以为豪的说。
他此行所带书籍共372卷,天文地理人文历史无所不包。
但在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时间整理过后,有一大半都被我暗戳戳扔进了垃圾堆。
过程很艰难,老利玛带来的书籍都是拉丁文所着,我只能在老利玛、徐光启、游文辉几人磕磕绊绊的翻译中筛选信息。
而以他们几位当前所掌握的词汇量显然是不足以完美翻译的,也就是说需要造词。
老利玛官话很溜不假,但毕竟不是他的母语,造词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勉强的表达出意思。
而徐光启的拉丁文也不如我预期的那般好,有一大半他也不懂,还需要老利玛口述而后揣摩其中的意思,有些他都不能理解的知识点就更加谈不到翻译了。
这里表现最出色的是这位游姓秀才,在我看来,拉丁文已经相当于他半个母语了,相比于他的广版官话,他的拉丁文更加正宗。
我不经意间询问他的过往,他说他7岁时跟随父亲在香山澳定居,而后跟随一位叫范礼安的修士学习西法,19岁时返回广府。
我看他谈及这位修士的时候充满敬意同虔诚,这是在他看利玛窦几人时所没有的表情。
显然这个叫范礼安的不会是普通人物,地位还在老利玛之上。
我不是语言专家,不可能知晓拉丁文写的是啥。
但我前世所接触的拉拉杂杂的知识量还是足以应付的,不是说我能看懂,而是因为我会判断。
排除法!
看图法!
归类法!
经书类,第一个排除,如此将近200卷被淘汰。
文学类,翻译次序倒数第一,就比如但丁的《神曲》,如此裁掉将近50卷。
剩下的也就很有限了,比如《几何原本》就有13卷。
我吩咐杨家春在旁记录需要优先翻译的书籍,这些才是我真正需要的。
实际上很多书籍是有配图的,即使他们什么也不说,我大概也能猜到这本书写的是哪一方面的,再配合他们拉胯的解说,我脑袋一拍就这么定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