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你若不忙就再说说那生产力、科学技术的事。
还有你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也是你自己所想?”
邵云安可不好意思再厚脸皮了,说:“我只记得这句话出自一位名叫‘范仲淹’的人之笔,但我忘记是谁告诉我的了。
全文是这么说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当邵云安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背出来的时候,在场除了王石井还能保持冷静外,其他人全部都站了起来。
范仲淹是宋朝人士,宋朝的文化科学技术那是相当辉煌的。
范仲淹又是宋朝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的思想,他的文采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代表着绝对的超前。
岑老激动得手都有点抖了,他用力抓住邵云安,问:“安哥儿,你真的想不起来是谁告诉你的了?那你可知这‘范仲淹’是谁?”
邵云安很“无辜”
地摇摇头:“不记得了。
我忘记了很多以前的事,死过一次之后忘记的就更多了,但脑袋里却多了许多东西。”
“嘶——!”
邵云安更“无辜”
了:“老爷子,您可知这岳阳楼在哪?我依稀记得这好像叫什么‘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岑老茫然的去看蒋康宁,蒋康宁摇头:“我也不曾听说过这岳阳楼。
我会着人去打听,难保不是深藏民间的大家。”
“必须要找!”
岑老恨不得能马上见到这“范仲淹”
。
邵云安很不厚道的在心里偷笑。
蒋康宁又急切:“云安,只有这些吗?你可都记全了?你可还记得这人还写了什么?”
邵云安做出努力回想的模样,半晌后,他摇摇头:“我就只记得这个。”
岑老失望不已,接着又两眼放光:“安哥儿,你还记得什么?”
邵云安眨眨眼睛:“记得多了,您老想听什么?”
“都想听!”
除了王石井外所有人的呐喊。
邵云安环视几人一圈,目光停在了王石井的身上,随后微微一笑,吟出:“炎黄地,多豪杰,以一敌百人不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