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师秦擅长清蒸,认为食材本身的鲜味最重要,在清蒸的手法上无人能及,如果不是担心寄生虫,他甚至想要推荐生食,让食客真正品尝到食材原本的味道,但显然,这样的坚持或者说固执,只有小部分食客会认可。”
林心潺侃侃而谈,“另一个师秦呢擅长红烧,对他来说,食材好不好都是次一级的。
只要食材不是坏的腐败的,那么他都不介意。
他只关心最后端出去的菜能不能让大多数食客觉得好吃,愿意来买单,所以他会用味道突出的香料,会浇浓郁的酱汁,让这道菜显得无比鲜美。”
“原来如此,听得我都馋了。”
李云东连连颔首,口水都快滴下来了,他无论是清蒸还是红烧都不在意,只要能确保没有寄生虫问题的话,那么生食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重点在这里吗?”
林心潺不禁白了李云东一眼,微微一顿,继续说道:“你或许会问,就不能既擅长清蒸又擅长红烧吗?当然可以,就像江书夏一样,她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都能玩转,我一直认为她钻研传统文学的话,也迟早能成为一代文学大家,但她还是选择了网络文学这个方向,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红烧的时代。”
莫名好笑的评价却让李云东陷入沉默,在做菜这方面,无论是清蒸还是红烧都不会落伍,油炸和爆炒也都有广阔的生存空间,甚至曾经被抵制的预制菜也渐渐壮大势力,通过了时代和人民的考验,但归根结底,这是因为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每个人都离不开一日三餐。
文学却大不相同,它虽然也有广泛的受众,却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更像是某种调剂品,人离开文学也可以活下去,社会失去文学也不会停止转动,但文学离开人就活不下去,离开社会的土壤就没有根基,所以文学的变化往往能反映出时代的变化。
如林心潺所言,如果说这是一个红烧的时代,那么未必是人们真的爱上了红烧,也可能是人们厌倦了清蒸的日子。
“我未必完全理解你们的坚持,但我喜欢红烧,也不讨厌清蒸。”
李云东始终坚持从读者的视角进行评价,而林心潺也觉察到他的这种倾向,不禁有些好奇道:“那你自己动手做菜的话,会选择红烧还是清蒸?”
李云东的神情顿时变得意味深长起来,让林心潺莫名生出一种紧张感,他眼神悠远,仿佛望着遥远的过去,缓缓开口道:“你知道吗?西瓜是不可能切出标准的平面来的,洋葱是能一直剥到一片也不剩的,盐和糖不去尝一下的话肉眼是分辨不出来的。”
“什么?”
林心潺一时间有些茫然。
“煤气灶是点不燃的,荷包蛋必然有一半是粘死在锅底的,剩下的一半里也一定是有蛋壳的。”
李云东的眼神愈发失焦,一幕幕惨痛的教训在脑海中闪过,“铁锅是能被烧穿的,菜刀砍到砧板是会裂开的,厨房里是要备好创可贴和生理盐水的。”
“你难道——”
林心潺突然倒抽一口冷气,难以置信地望着李云东。
“你问我选择红烧还是清蒸?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区别。”
李云东从回忆中清醒过来,笑容满面地望向林心潺,“你想嘛,烧不了菜的话,煮泡面不就好了。”
林心潺震撼莫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烽火生,狼烟起,策马扬鞭保家国。犯我天威,虽远必诛!造宝船,扬风帆,乘风破浪惊万邦。堂堂中华,四方来贺!文治武功,缺一不可开疆拓土,千古一帝。大顺皇朝,由朕开创新的篇章!...
一对一宠文,高甜撒糖宋一然来到七零年代,成了一枚放牛倌。在这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里,她忙得不亦乐乎这是一本撒狗粮,揍渣渣,高甜有笑点的书,希望大家喜欢。虽然是新人,但坑品有保证...
说好的穿越必备金手指空间呢怎么变成培养皿了培养皿能干啥培养细胞啊这是一个靠卖细胞卖萌发家致富的故事,这也是一个牛逼的老爹找宝贝女儿的故事s作者热恋中,所以有男主...
沈川,你必须再给六十万的彩礼,否则这个婚别想结小川,你总不会眼睁睁看着我弟弟娶不到媳妇吧我家里面可就这样一个弟弟如果他过得不好,我心里面也难受沈川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大喜日子,竟然遇上...
情若自控,要心何用重生而来的百里奈禾,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永远的守在南宫梦拾的身边,不论祸福旦夕皆不能阻。...
不会真有人喜欢看废物流量们天天在影视综艺和社交媒体上刷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