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二柏果子
谨以此致我十年的爱——一篇关于南派三叔和南派小说的本科毕业论文。
《论南派小说的美学意蕴与历史渊源》
指导老师:沈杏培
论文作者:柏红果
《论南派小说的美学意蕴与历史渊源》
摘要
阐释“南派小说”
之概念、兴起与展,探索其与近代南方通俗小说、自由主义作家小说及神话传说之间的历史继承关系;以徐磊及其《盗墓笔记》系列具体文本为例,结合其他“南派小说堂会”
相关作品,于结构、语言及典型等方面论述其“想象力极限”
、“全新自由写作模式”
的创作风格与特点,探讨其审美与审丑价值;并借南派小说之大众性、通俗性及其经济、社会效应反映与见证新美学交融审美特殊性与历史情境的特质,由“《盗墓笔记》现象”
探究新美学的崛起。
关键词:南派小说,历史渊源,美学意蕴,新美学,盗墓笔记
abstract
thethesis91i11e1uddeve1opntofnanpainove1stheheritanshipbet1arnove1sas91e11as1ibera1isleiandhisnove1,tiraiders,asanexap1e,be91ithother91apainove1s’as,toariethesty1esa1ong91ithcharacteristicstheartic1e91i11discsthesecharacteristics,theu1tiate1iitofiagationandneistetdtypetdthenexpoundtheiraestheticva1uesbesides,thisartic1e91i11ref1eggaestheticparticu1arity91ithhistorete91aesthetetgaboutnanpainove1s’popu1arity,edceatthesati,theriseofne91aesthetics91ou1dberef1ectedbythetiraidersphenonon
keythernsheritanship,aesthetete91aesthetics,tiraiders
绪论
“南派小说堂会”
作为21世纪新兴通俗小说创作群体,在大众媒体视野中曝光较多,而于学术研究者中所获关注较少。
具体来说,相关学术论文共215篇,其中硕士论文12篇,学术辑刊一篇,其中2o12年以前仅2o篇,且“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
分类下的论文数量占优,中国文学分类下的数目偏少。
由此观之,国内对以南派小说为代表的,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形式的新世纪通俗文学缺乏鞭辟入里的研究,相关探索与结论或浮于表面,或因理论化成分过重而文本针对性不足,对其本身的文学价值关注较少。
另一方面,以新美学为切入点进行论述的文章及专着,视角多集中于民俗舞乐、影视娱乐,而对应新时期而生的大众文学关注偏少,更多有将这种“快餐文学”
一味打作反面例证的倾向。
这种局面的产生,暗示国内新时代文学雅俗流变仍然“在路上”
:理论根基牢固的学术研究者不愿对通俗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研读,通俗文本的目标读者群则多数不具备学术研究的专业素养,这归根结蒂是文本自身局限与传统雅俗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受众与文化背景的局限,以南派小说为代表的中国新世纪通俗文学在国际所获关注几近于无,仅有《盗墓笔记》系列小说刊印了英文版并在美国行。
但关于新美学,国外的探讨内容较国内相对丰富,其中与本课题相关或本课题所欲涉及的方面有:对于消费文化的研究、针对娱乐与新美学关系的探讨、新美学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新变。
总的来说,国内外针对“南派小说”
创作风格与特点、历史继承关系、美学意义及社会意义的具体讨论极少,对新世纪国内通俗文学领域新美学的研究分析略失鲜活。
论文申报者对南派小说抱有极高的热情与偏好,且自认具备初步的文学理论知识,故欲立足于文本本身,对“南派小说”
及其美学意义表自我观点,并由此探究新美学的崛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