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小说

第二十六集 太子行刺(第2页)

太宗此番不从其谏,命以高昌其地为西州,以可汗浮图城为庭州,复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之。

便在此时,卫国公李靖妻去世,奏报朝廷。

李世民诏令厚葬,坟茔规格依照汉卫青、霍去病旧例,并将坟墓修筑成突厥境内铁山、吐谷浑境内积石山形状,以此表彰李靖一生殊勋。

高昌既灭,百官复请封禅。

太宗诏许诸儒详定仪注,以太常卿韦挺为封禅使。

时有告薛万均私通高昌妇女者,薛万均不服,太宗命高昌女与其对辩。

魏徵谏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今遣大将军与亡国妇女对辩帷箔之私,实则所得者轻,虚则所失者重。

昔秦穆饮盗马之士,楚庄赦绝缨之罪,况陛下道高尧舜乎!

太宗以为有理,遽命释放薛万均。

此后以己年老为由,便将政务渐渐交付太子。

太子李承乾字高明,乃是李世民嫡长子,文德皇后长孙氏所生,深得太宗喜爱。

李承乾十分好学,不仅令孔颖达撰《孝经章句》,还让颜师古注班固《汉书》解释详明,完稿后郑重上表。

唐太宗对此大加赞赏,将之珍藏进皇家图书馆秘阁内,并重赏颜师古。

此时太子年岁既增,喜添皇孙,自己却患足疾,开始脾气暴躁,与此前判若两人。

太宗搜访贤德,以辅储宫,先后挑选十余位名臣出任东宫辅宰,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徵等皆在其内。

又令刘洎、岑文本与马周等饱学之士,递日前往东宫,与太子承乾谈论讲学。

然而这些能臣名儒却只知一味进谏,责以春秋大义;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接连上疏,措辞凶狠锋利。

太子愈加恶逆,适得其反。

贞观十四年,李承乾欲在东宫盖房,于志宁上疏批评过于奢华。

李承乾与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甚至将其比作秦二世胡亥。

孔颖达更是激烈,只要觉得太子稍有逾距,就立马犯颜直谏。

太子乳母遂安夫人曾劝孔颖达,认为太子年龄既长,不宜总当面痛加批评指责。

而孔颖达却谏诤逾切,认为虽死无恨,以至太子不能接纳。

张玄素更是无时无刻不谏,言语急切。

东宫时有太常乐人美姿容,善歌舞,太子甚为宠爱,并号其为“称心”

张玄素谏之不听,奏闻天子,太宗闻之大怒,命将称心杀死。

李承乾非常伤心,在宫中为称心树冢立碑,并赠官职,由此与太宗父子隔阂渐深。

此后太子深居东宫,许久不出见官属。

张玄素谏道:朝廷选俊贤以辅至德,今动经时月,不见宫臣,将何以裨益万一!

且宫中唯有妇人,不知有能如楚庄王内宫贤妃樊姬者乎?

太子恨其言辞犀利,语带讥讽,因而不听。

太宗李世民因听诸臣劾奏,便对太子督责愈来愈苛,渐成拔苗助长之势。

闻说张玄素在东宫数次极力谏争,立即擢升其为银青光禄大夫,使行左庶子职责。

太子见此,转而恨其父皇。

因对内侍道:张玄素出身低微,一个小小户曹,甚么阿物,也在本太子面前充作大臣,喋喋不休?可恶可恨,我必杀之!

字幕:张玄素本名张朴,字玄素,蒲州虞乡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