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年一脸雾水。
严嵩吩咐严年:“这两天你整理一下逢纪的一些罪状,还有证据,后日一同交给包大炮,四日后看好戏。”
严年感觉脑袋不够用,不过很显然大人跟那个逢纪一起搞了一个计划。
(好气啊,我竟然看不懂,这个逢纪这么会这么聪明。
)
第二天。
继续上朝。
不过无人奏事,很快退朝了,而严嵩和另外两个阁老来到了内阁办事处。
内阁办事的地方,就在文华殿隔壁,一个大房子,里面案桌齐全,是内阁处理奏折的主要地方。
明朝的文官权力中心,也是不断变化。
先是宰相,然后是内阁。
在明朝初始,朱元璋设中书省左右丞相,不过洪武十三年,洪武帝为了能够集权所以罢了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
内阁最初实为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辅助作用,但到了大明宣德朝时期,内阁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到了大明成化、弘治朝,内阁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
经过大明嘉靖时期开始,因为嘉靖太懒(前期勤政,后期修道),使得内阁权力达到了极盛的时期,此时以严嵩为的内阁已经成为了成为了政府运转的中枢,而内阁辅则成为了实际上的宰相。
这种文官集团跟皇权的权力争夺,除了皇帝性格有关之外,根本原因还是一种资本主义兴起,民主意识兴起所造成的后果。
(宋朝也有,不过这种意识形态被元朝高压奴役给灭了。
)
如今内阁,共三个内阁大臣,分别是严嵩、许赞、张璧,其实后面两人许赞、张璧比严嵩资历更高,但是在皇帝心中,还是严嵩更加皇恩隆重。
而且,在进内阁的时候,廷推(类似选举)之时,严嵩先被廷推进入内阁,许赞、张璧在后,前后顺序代表的就是一种辈分,于是严嵩就成为了内阁之。
其中许赞曾任刑部侍郎,秉公断案,名噪一时。
不过在后期已经变得贪财了起来,历史上以‘花园口’得名,与之任吏部尚书时所建54o亩许家花园有关。
至于张璧,属于能吏,曾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上任后见其地水灾频繁,遂修太仓储粮,遇灾年赈济贫民,深受百姓欢迎,随后调至北京任礼部尚书,主持其事。
在整个内个里面,许赞是那种不挑事的,低调的贪财,对严嵩言听计从。
而张璧就强硬一点,有时候会怼严嵩几下,也算是老狐狸。
这严嵩刚刚坐下不久,张璧就拿着一份奏折前来,眼中带着狐狸的狡诈。
“严大人,你看这折子,是督察院右佥督御史钱谦益上书,国库空虚,赈灾不力,弹劾赈灾主事罗龙文人浮于事的你看,要不要压一下,不递上去?”
严嵩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是一动:“罗文龙?这个不是自己的得力助手么?这钱谦益简直就是对我放炮啊,看来昨晚柳如是的事他不服气啊,不过既然他主动撞我枪口上,不坑都对不起他啊。”
严嵩想罢,一脸严肃:“罗大人跟我有私交,此时我要避嫌,就交给陛下圣裁好了。”
张璧一脸懵逼。
啥?按照正常套路你不应该是私自处理的吗?这次竟然交给皇上?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烽火生,狼烟起,策马扬鞭保家国。犯我天威,虽远必诛!造宝船,扬风帆,乘风破浪惊万邦。堂堂中华,四方来贺!文治武功,缺一不可开疆拓土,千古一帝。大顺皇朝,由朕开创新的篇章!...
一对一宠文,高甜撒糖宋一然来到七零年代,成了一枚放牛倌。在这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里,她忙得不亦乐乎这是一本撒狗粮,揍渣渣,高甜有笑点的书,希望大家喜欢。虽然是新人,但坑品有保证...
说好的穿越必备金手指空间呢怎么变成培养皿了培养皿能干啥培养细胞啊这是一个靠卖细胞卖萌发家致富的故事,这也是一个牛逼的老爹找宝贝女儿的故事s作者热恋中,所以有男主...
沈川,你必须再给六十万的彩礼,否则这个婚别想结小川,你总不会眼睁睁看着我弟弟娶不到媳妇吧我家里面可就这样一个弟弟如果他过得不好,我心里面也难受沈川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大喜日子,竟然遇上...
情若自控,要心何用重生而来的百里奈禾,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永远的守在南宫梦拾的身边,不论祸福旦夕皆不能阻。...
不会真有人喜欢看废物流量们天天在影视综艺和社交媒体上刷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