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座后,马皇后温柔地抚摸着汝宁公主的脸颊,一边说道:“前几日你的事情母后已经听说了,只是母后当时身体抱恙,没来得及看你,你不会怪罪母后吧?”
“母后,您这说的哪里的话,在女儿心里,没有什么比您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了!”
“今日母后来还有一件事,是想同你商量商量!
我听说那个叫罗青的最近也在帮你医治跛脚,而且效果还不错是吗?汝宁,你今年也17岁了,之前你父皇给你许配的王亲贵族,你也不愿意嫁过去,现在呢,既然你已经和罗青有肌肤之亲,你父皇还有太子哥哥、当然还有我,都十分认可罗青的人品和才能,不如,你考虑考虑嫁给他?当然,母后只是给你个建议,你的婚事主要还是你自己做主。”
自从罗青那次走后,汝宁公主总是在盼望着罗青下一次的到来,她为此也很懊恼,觉着自己不该如此不知廉耻的迷恋一个非礼过自己的男子,可脑海里总是时不时的浮现那人的影子,弄得自己整日心神不宁,现在听说母后也同意将自己许配给罗青,汝宁公主差点有些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但毕竟是女儿家,脸上还是表现得十分平静。
有些话,母女之间说起来要更方便一些,汝宁公主鼓起勇气,说道:“母后,太子哥哥之前找我说过这个事,罗青的为人我也基本上了解了,虽然那天晚上他……但他也确实可以医好我的脚,这也算是一种弥补,所以我心里早已不怪他了。”
“那就好,话说回来,那事也不能完全怪他,今日在长秋宫,他也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并答应会好好弥补你,母后觉着这人虽然身世普通,但至少要比那些纨绔子弟要好得多,日后呀,你不要排斥和他相处,等时机一到,我就让你父皇下旨,让你们成婚,如何?”
“女儿一切全听母后安排!”
【汝宁公主信任值+200】
说完这些事后,马皇后才满意的离开了公主府,今日她的心情很是不错,一是解决了雄英和允熥的安全之事,二是提醒了皇上改改自己的倔脾气,从而解决了朱标的性命安危问题,三是解决了汝宁公主的终身大事,想必也可以借此机会拉拢罗青,让罗青更尽心的为大明建言献策。
东宫。
将罗青送回偏殿后,朱标坐在殿内,一口一口的惯着茶水,心里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在纠结今后该以何种心态去面对吕氏,恰巧这时,吕氏端着点心走了进来,她对着朱标亲切地说道:“殿下,这是我亲自下厨给你做的点心,叫洛神清花糕,听说这点心最近在民间特别受欢迎,来,您快尝尝!”
朱标现在哪还有心情吃点心啊,他看着吕氏欲言又止,想说点什么又不知该说些什么?还是吕氏看出了朱标的异样,她不解的问道:“殿下今日去了一趟长秋宫,回来怎么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啊,是生什么事了吗?不如同我说说,或许我可以帮殿下分忧?”
朱标看着温柔如水的吕氏,实在想不通为何此人在罗青的嘴里会是一副心狠手辣的形象,但罗青与吕氏无冤无仇,他实在没有必要污蔑吕氏,罢了,还是先静观其变吧。
“爱妃,母后如今身体已经基本痊愈,近来她也有些想念雄英和允熥,今日她把我喊过去,就是想让咱们把这俩孩子送过去给她看一段时间,你明日将俩孩子的衣服及玩具都收拾收拾,给母后送过去吧。”
“怎么……这么突然呀?是不是母后觉着我照顾不周呀?”
“那倒不是,母后只是单纯想看看她的孙子而已,你就按我说的做吧,明日一早,收拾好便把俩孩子送过去。”
“是!
殿下!”
眼下,朱标不愿再和吕氏待在同一个空间,他咬了一口糕点,起身准备去找朱棣聊聊天,虽然他这个弟弟不好读书学习,但既然日后能成为一代明君,想来是有真本事在身上的。
朱棣住处。
当朱棣听婢女说太子来了时,他顿时感到难以置信,倒不是说他们二人关系不好,而是朱标作为太子,平日里事务繁多,很少能抽出时间来找他,但对于朱标的到来,他还是很高兴的,最近一直待在宫里,着实有些无趣,要是有人能陪自己说说话也是好的,于是他让婢女快快将朱标迎了进来。
只是,朱标眉头紧锁,满面愁容,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见了朱棣第一句就问:“四弟,你这有没有酒,陪我喝几杯吧?”
“好酒有的是,来人啊,去把我上次托人买来的蔷薇露拿来,再吩咐御膳房做几道小菜送来,我要和四弟饮个痛快。”
等酒水端上来后,朱标先是给自己倒满了一杯,一饮而尽后,才缓缓吐起了苦水:“四弟,今日我和罗青一起去拜见了母后,罗青说,我的死因不只是因为感染风寒,而是长期在父皇手底下做事导致积郁成疾,最终才因不抵风寒死去。”
听到朱标的死竟然跟朱元璋有关,朱棣的脸上先是露出了震惊的神色,进而又皱起眉头,眼里流露出疑惑和不解,但想想,这话是由罗青说出来的,他就有些不信了,于是他安慰道:“大哥,罗青这嘴你也不是不知道,他说好的,后面一定会跟着坏的,他说坏的,里面或许会带一点好的,总之,他就是让咱们都不痛快,要我说,你不要过分受他的影响,因为照母后的做事风格,她既已知晓此事,必定不会坐视不管的,有她在,你大可放心。”
有了朱棣的这段宽慰,朱标的心情也好了很多,他给朱棣斟满酒,一杯接一杯的喝了起来,也是,有母后的保驾护航,自己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还有,今天罗青说历朝历代都逃不过300年定律,他给我们留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何每个朝代到后期,阶级矛盾会越来越激化,最终导致朝代更迭?四弟,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见解吗?”
“大哥,我长期待在藩地,对朝廷的事不甚了解,怕是给不了你什么有用的见解,但是我觉着,一个王朝的荣辱兴衰并不是一个皇帝能决定的,而是需要每任皇帝都齐心协力,可这不比李白的诗《蜀道难》中提到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更难吗?所以呀,这个问题不是你能回答得了的,倒不如放宽心,看罗青到时候怎么解开这道题。”
“四弟,你说的有道理,看来我得时常过来找你聊一聊了。”
这时,婢女也将几道小菜端了上来,二人就着菜痛快的喝了起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