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撒在半塘河上时,小楼内的董家母女便开始了一天的悠闲生活。
她们在楼台上凭栏而坐,欣赏着河面上的波光粼粼,聆听着远处的鸟鸣悠扬。
婢女们则在一旁忙碌着准备早膳,不时传来阵阵香气,令人垂涎三尺。
午后时分,董家母女常常邀请友人前来品茶论道。
在小楼的雅致茶室里,她们围坐在古色古香的茶几旁,一边品茗论诗,一边欣赏窗外流转的风景。
茶香与诗意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当夜幕降临,小楼内的灯火点点。
董家母女和婢女们围坐在温暖的灯光下,或读书习字,或绣花缝衣。
她们轻声细语,笑谈人间百态,享受着这难得的静谧与温馨。
董氏绣庄,一个承载着二百多年历史的祖业,它不仅仅是一家绣庄,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传承。
当人们提到这个庄名,便能感受到那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无尽的魅力。
董白的父亲,作为董氏绣庄的传人,他一直苦心孤诣地经营着这片家业。
他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努力,将绣庄的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攒下了巨额的财富。
这些财富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一份份珍贵的家族荣耀和责任。
董白和她的母亲,作为董家的母女,她们的日子过得十分悠闲。
她们每日里沉醉于山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韵律和美妙。
她们看山野风光,欣赏流水落花,仿佛与世隔绝,置身于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
在董家的院子里,有一个花亭。
母女俩常常坐在那里,弹琴吟诗,品茗对弈。
琴声悠扬,诗意盎然,茶香四溢,棋局变化莫测。
这些活动培养了董白大家闺秀、清高优雅的性格。
她深知家族的荣耀和责任,也明白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在一片温馨与和谐中,董白一家人的生活宛如一幅美满的画卷。
然而,幸福的日子在董白十三岁的那年突然被打破。
父亲的暴痢疾病无情地夺走了他的生命,留下了一片无法填补的空白。
这个家庭的命运从此生了剧变。
董白的母亲和年幼的妹妹在悲痛中挣扎,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白氏心中的痛苦与日俱增,她害怕触景生情,无法面对过去的回忆。
于是,她决定离开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为了逃离过去的阴影,白氏决定在半塘河滨购买一处新的住宅。
这里环境幽静,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仿佛是她们母女重新开始生活的理想之地。
她们在这里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专注于内心的疗愈与成长。
虽然远离了绣庄的繁忙,但白氏并没有完全放弃事业。
她知道,只有继续前进,才能让父亲的精神在她们身上得以延续。
于是,她委托伙计继续管理绣庄的事务,自己则专注于培养女儿的成长。
在这个新家里,董白与母亲相依为命。
她们共同度过了许多平静而充实的日子,用时间慢慢抚平心中的伤痛。
此时的大明,如同夕阳西下,余晖渐渐消失。
朝廷内部腐败严重,民怨沸腾,起义烽火四起,整个天下陷入了混乱之中。
崇祯九年,起义军如狼似虎,兵临苏州府下,战火一触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