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不和】长安的战事陷入胶着。
虽然多路藩镇围驻在长安四周,却少有实质性进展。
他们中大多数人看长安的眼神不是虎视眈眈,而是含情脉脉。
当时民间最流行的一项活动是民变,军队最流行的活动是兵变。
与王重荣联兵驻扎于河中的昭义军就突发兵变,杀死节度使高浔,然后撤兵回归本镇。
这位刚刚为帝国收复华州的高浔,没有死在敌人的枪口下,却死在了自己人的屠刀下。
昭义兵变,使得东路军势力减弱。
驻扎兴平的凤翔兵团也发生了兵变,行军司马李昌言率部放弃兴平驻地,调头回戈,围攻凤翔总部。
联军总司令、凤翔节度使郑畋亲自登城,与之对话。
李昌言叛军逼郑畋交出兵权。
郑畋悲愤交加,哀叹道:“也罢。
只要你们能为国家消灭黄巢反贼,也算是建功立业了。”
于是把权力交给李昌言,自己则投奔到了成都。
凤翔兵变,在唐末的所有兵变中,算是最温和的了。
没有发生流血事件,没有诛杀节度使。
但是,它的影响却是最为恶劣、最可耻的。
因为郑畋不仅是凤翔节度使,还是这次收复京师的联军总司令。
李昌言的凤翔兵变,不仅使西路军势力减弱,更是赶走了总司令,宣告了联军的实质性解散。
而唐僖宗念念不忘淮南还有一支生力军,他坚信,只要淮南高骈一出手,草军立刻化为齑粉。
在黄巢攻占广州之前,高骈曾拟定了一份气吞山河的围剿计划,却被朝廷否决,一怒之下,上疏大骂朝廷昏暗。
高骈虽然气急败坏,不顾君臣大体,但他的谩骂并非空穴来风。
朝廷的核心决策层确实存在争权夺利的现象,而黄巢之所以能一步步做大,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朝廷内斗。
草军兴起时,宰相卢携推荐了宋威。
然而宋威的屡战屡胜却引发了宰相王铎的不满,又因王镣被俘的关系,“主战派”
卢携与“主和派”
王铎明争暗斗,“邓州请降案”
成为斗争的小高潮。
前文详述过,第一回合的较量以王铎的胜利暂时告一段落。
王铎亲自挂帅,宋威等人被撤职,卢携也遭冷落。
等黄巢盘踞在广州,请求招安的时候,卢携看到了翻盘的机会,发起了第二回合的较量。
当时,宰相郑畋主张接受黄巢条件,理由是国力空虚,暂时无法平定贼寇。
同时,郑畋指出,贼势之所以浩大,是因连年灾害,民众苦于饥荒,等到风调雨顺,饥民自然散去,草贼即可自行瓦解,那时才是征讨的最佳时机,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郑畋的主张跟当年平定“裘甫之乱”
、“庞勋之乱”
如出一辙,计曰釜底抽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梦想中的大学,却发现现实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但是再多的风雨也击不垮自己心中的小太阳,虞以晴不忘初心,用自己的真诚温暖着身边的人,最终收获了友情和爱情。各位友友,快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2月11入v,届时万更加红包乌云波前脚从顺治废后剧组杀青,后脚就喜提了重孙的废后诏书。乾隆那拉氏,朕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留你妃位,望你自省己身,闭宫悔过。乌云波皇上说的是,继后之位,臣妾不配。转头,...
...
是非谁来判定,功过谁予置评?此生不想规矩,只求随心所欲。天机握在手中,看我飞扬跋扈。我是左小多,我不走寻常路。...
新元历2166年,我所在的十七区被评为联邦最差地区。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逐步飙升的失踪人口。天价悬赏犯层出不穷。人们说,执法者是这个星球上最危险的职业。而我,不幸成为了执法者。...
头戴风影斗笠的罗砂,看着下面的泛着幸福笑容的村民,轻轻的叹了口气,脸上带着感慨,给他们讲了一件事。我刚接手砂隐忍村的时候,村内还没发展起来,严重缺少战斗力,缺乏赚钱理念,最重要的是完全没有经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