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小说

第477章 匠鸿太学中(第2页)

而安西制造瓷器,有优势也有劣势。”

“先说优势,大唐境内的御瓷坊,制造出来的上等青瓷,上釉时所使用的釉彩,最常见的有三种,分别是西域青(钴素土)、釉里红(氧化铜)和豆青(氧化铁)。”

“釉里红和豆青,这两种颜色的彩釉,因为杂质和成分的关系,常常会出现爆斑、浮锈等问题,所以很少使用。”

“而西域青(钴素土)产自天山附近的露天矿,杂质低、纯度高、附色好,是大唐境内最好的青瓷釉彩来源。

唐瓷也因为西域青,被世人称为青瓷。”

周钧:“也就是说,大唐境内最好的青瓷釉彩原料,就位于安西……那瓷土呢?”

毛顺:“瓷土,便是安西制造瓷器的劣势。

上好的青花瓷,釉料必须用西域青,瓷土也有讲究,耀州、榆州、巩县、曲阳、寿州、洪州、岳阳、邛崃,这些地区采集的瓷土是上等品,其它地方基本不作考虑。”

周钧:“这些地方的瓷土,究竟是什么样的?”

毛顺:“老夫年少时,曾经走访了这些地区的瓷土矿,发现这里的土有两种,一种是硬土,大多为青色,另一种是软土,大多为白色。

二土混合,再加水调制,便成了上品瓷土。

自那时起,老夫便开始怀疑上好的瓷土矿,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土壤,按照比例混合起来。”

说到这里,毛顺起身去了一旁的书架,取下一本书册,又翻到一页,拿来给周钧看。

后者仔细看了,只见书页上密密麻麻用小字,写着大唐知名瓷土产地的土壤特性,包括颜色、质地、火烧、融水、磁吸、重量甚至是味道。

其中,适合作为上等瓷土的软土和硬土,被用朱红批注了出来,又归纳了统一的特性。

毛顺指着书册上的文字,对周钧说道:“想要在安西获得上好的瓷土,只要根据这本文册上的总结,去各地采样软土和硬土,再取回混合,反复尝试比例,最终烧制成瓷胚就是。”

周钧接过书册,收入怀中,对毛顺说道:“回去我便吩咐下去,让安西各地按图索骥,找到最合适的瓷土。”

说到这里,周钧想起一事,向毛顺问道:“既然安西可以寻找软土硬土,混合后替代中原瓷土,那么反过来,中原地区是否能够找到青瓷的釉彩原料,来替代西域青呢?”

毛顺:“难。

西域青只产自天山附近,中原地区虽然也有相似的釉彩,但杂质多,只能勉强烧出来一些次等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