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苏轼与很多老同事,相聚于观音寺的禅院之中,要为章衡同志赋诗饯行。
只是不巧,这首诗作如今已经散佚无存了。
但是,关于章衡这位同志,可以举例简述一下此人的:
我们所熟悉杭州西湖中的苏堤,都知道是北宋苏轼任杭州知州时所修,后人念其功故命其名。
但是工程的最初倡议者却不是苏轼,而是他的好友章衡。
在西湖治理的过程中,苏轼还曾给章衡写过一封求助信。
说您劝告和鼓励我治理西湖,现已着手并已初具规模,想必您一定会不惜余力继续帮助我的,请您将贵府罚没的船只尽数给我,多多益善,我大约需要四百只,请您派人送来。
本州别的东西还好,就是缺乏士兵,也请您一并帮助。
当时正在着手治理西湖的苏轼,言辞中已经透露着急切与不容置疑的语气。
由此可见,章衡在西湖的治理上不仅有首倡之功,还有鼎力相助之劳。
送走了老同学章衡,两天后,苏轼又给二堂哥苏子明去了信。
信中说了一些家常话,诸如最近因为侄子十六郎(苏林,苏位之子)的丧事,专门请了十天假,昨晚才从八角(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南的八角店)墓地回来,掩埋墓穴等事已经完毕,前去吊唁的人都非常殷勤周到。
除了极个别不太实在的老滑头,能送灵柩到墓地的人有十多个。
另外,在信中苏轼又提及他自己因为愚拙,惹恼了当权者,以至于被孤立而形单影只,每天都要防着因此获罪,自己最近已把寓所从南园迁到了宜秋门外了。
可以看得出,苏轼在京城的衙门里过的并不痛快!
腊月十一,韩绛被任命为丞相。
韩绛,字子华,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第三子,也是一名标准的官二代。
韩绛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高中进士甲科第三名探花,当时的状元是杨寘,榜眼是王珪,第四名是王安石同志。
这么一说,韩绛还是王安石的同学。
在苏轼眼里,韩绛能作为群臣之首,实在是实至名归。
在苏轼上的贺启里,说韩绛作为宰相兼昭文馆大学士十分完美。
还说他勤勉不倦有申伯的声望,堂堂正正具有汉相的风范。
(亹亹申伯之望,堂堂汉相之风)
这里的“大学士”
是古代官职,最早出现在唐代。
唐代曾先后置弦文馆、昭文馆大学士、集贤院大学士。
唐代的大学士一般由宰相兼领,只是一种荣誉称号。
宋代也曾仿唐制,搞过一些大学士称号,同样只是一种荣誉称号,但兼任者却都是位高权重之人。
临近年底,苏轼不再任开封府推官,但依旧在告院任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男朋友劈腿了!!!秋梦期气急败坏去找这对狗男女算账,没想到情敌居然是多年前的死对头,争执过程中不慎从天台跌落。这一跌跌到了古代,为了完成兄长的遗愿她不得不女扮男装赶往封乐县赴任,成了当朝最年轻的县令...
...
文案自从绑定圣僧系统穿越后,魔教教主方天至过上了剃头念经做好事的日子。阿弥陀佛扎心了说明1综武侠,男主向,万人迷2男主性向言情,但也有男的仿佛对他有意思3哈哈哈哈水平有限...
富家千金莫云霏很郁闷,她不过是离个婚,怎么就变成了古代的农家妞,一个到处都是鸡屎鸭屎的地方,简直让人无法呼吸父亲是酸腐秀才,母亲是包子性格,家里还有四个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周遭又全是极品亲戚,莫云...
建个群,全订粉丝群131341657来时无迹去无踪,大唐贞观寄此身。漫随贫富皆欢乐,混作长安一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