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学长那变态的成绩,大家又露出不愧是学霸的表情。
刘国强看大伙心态平静些许,开始布置作业:“嗯,这周的作文题目就是读后感,周五之前交上来。”
作为方德华的前班主任,他的动作很快。
其他班级等到教育局发来通知,才开始学习这篇文章。
一时间,全县中学都认真阅读此文,在校生闻之泣下。
“方家粉之都”
也随之得到破天的曝光度,成为刻在他们记忆中的美味!
复读班里的男生们怎么也想不通,《精武英雄》小说的作者竟能写出如此温馨感人的文学作品。
一边是通俗小说,一边是传统文学。
最后只能归结于天赋。
陈永满更是带着一种特别的情绪写作文。
心想,幸好这文章还不会出现在试卷上,要不然我肯定拿题目去问德华,嘿嘿。
文化馆更是直接举办一期以“温馨与爱”
为主题的文学主题展,将它与《背影》、《回忆我的母亲》和《项脊轩志》等名作一起展示,还特意邀请方德华作为首日嘉宾,但被他谢绝了。
旅游局根据小说的内容,直接将酥肉粉列为竖县的特色之一。
();() 若是有人质疑,直接将小说亮出。
-----------------
随着省报的报道,方家粉之都的名气在桂省一下子打开名气,纷纷记住这家充满人情味的粉店。
许多读者认为这家粉店是小说的虚构。
也有好事者,趁着出差亲自实地考察,意外发现居然真的存在。
味道也如同小说里描绘的那样,让人回味无穷。
等好事者回到老家、单位,就开始吹嘘所见所闻,并表示这酥肉粉果然名不虚传,你们要是吃到就懂的。
听众半信半疑。
其后,随着《读者文摘》和《青年文摘》转载,《一碗酥肉粉》出现在全国读者的面前,赚足了文学爱好者的眼泪与感动,“德华”
这个作者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他们看到作者介绍上写的18岁时,更加觉得不可思议。
一时间,全国读者都知道桂省出了一个18岁的作家新秀。
同一时间,酥肉粉在全国各地大火,华南几省就不用说了,传统美食。
其他省份的家长纷纷尝试制作酥肉,只因为孩子看了文章后,纷纷嚷着要吃一碗酥肉粉!
一些作家对此文的评论也陆续见报。
比如,陆老就亲自撰文:
“简洁的文字,平淡的生活,真挚的情感。
作者德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描绘出生活的艰辛与美好,坚韧与温情。
一碗酥肉粉既是美食,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也是华夏民族的特性。”
其他评论家认为“此文是1985年的惊喜。
它用平淡的故事向我们展示母子三人在困境中努力奋斗,最终战胜困难。
其中让我感动的是路人对于母子三人的关怀与帮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