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的看法是,现在的长篇小说的形式,很难说较之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有什么优越之处。
戏剧亦然,不必具论。
至于新诗,我则认为是一个失败。
至今人们对诗也没能找到一个形式。
既然叫诗,则必有诗的形式,否则可另立专名,何必叫诗?在专家们眼中,我这种对诗的见解只能算是幼儿园的水平,太平淡低下了。
然而我却认为,真理往往就存在于平淡低下中。
你们那些恍兮惚兮高深玄妙的理论“只堪自怡悦”
,对于我却是“只等秋风过耳边”
了。
这些先不去讲它,只谈散文。
简短截说,我认为“五四”
运动以来中国文坛上最成功的是白话散文。
个中原因并不难揣摩。
中国有悠久雄厚的散文写作传统,所谓经、史、子、集四库中都有极为优秀的散文,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无法攀比。
散文又没有固定的形式。
于是作者如林,佳作如云,有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旧日士子能背诵几十篇上百篇散文者,并非罕事,实如家常便饭。
“五四”
以后,只需将文言改为白话,或抒情,或叙事,稍有文采,便成佳作。
窃以为,散文之所以能独步文坛,良有以也。
但是,白话散文的创作有没有问题呢?有的。
或者甚至可以说,还不少。
常读到一些散文家的论调,说什么:“散文的窍诀就在一个‘散’字。”
“散”
字,松松散散之谓也。
又有人说:“随笔的关键就在一个‘随’字。”
“随”
者,随随便便之谓也。
他们的意思非常清楚:写散文随笔,可以随便写来,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
愿意下笔就下笔;愿意收住就收住。
不用构思,不用推敲。
有些作者自己有时也感到单调与贫乏,想弄点新鲜花样,但由于腹笥贫瘠,读书不多,于是就生造词汇,生造句法,企图以标新立异来济自己的贫乏。
结果往往是,虽然自我感觉良好,可是读者偏不买你的账,奈之何哉!
读这样的散文,就好像吃搀上沙子的米饭,吐又吐不出,咽又咽不下,进退两难,啼笑皆非。
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文章没有市场,正相反,很多这样的文章堂而皇之地刊登在全国性的报刊上。
我回天无力,只有徒唤奈何了。
要想追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并不困难。
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些人,总想走捷径,总想少劳多获,甚至不劳而获。
中国古代的散文,他们读得不多,甚至可能并不读;外国的优秀散文,同他们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而自己又偏想出点风头,露一两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自从江影帝搬了家,离奇的事情就发生了。他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在别的地方醒过来。第一次是在隔壁小区的垃圾箱旁边,身着花裤衩的江然一脸茫然的看着对他拍照的路人,以为自己是在做梦。直到早起的买菜大妈捏了捏他...
周欢穿越了。周欢只有一个小目标。好好活着,如果有可能,顺便成个神。如果运气再好一点的话,找个老婆,一起成个神。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为了安全,最好苟在史莱克ps单女主,张乐萱...
吴一楠无意间看到老婆在自家楼下跟市委秘书激情拥吻,继而得知自己的副科长职位是市委秘书帮的忙,愤而跟老婆离婚,随之被撤职换岗,人生处于低谷之中。现场会上,吴一楠对刘依然产生好感,对她勇敢反抗和揭露领导...
意外重生,叶倾再次遭遇末世,只是这一次她回到了末世前夕。重生之后,叶倾茫然了,拥有四年的末世经历和经验,她能做什么一步步的走在所有人的前面,成为最终的大boss不,她只想一直活下去,活到丧尸灭绝的那...
穿成三次高考落榜的文盲爱豆,参加学霸云集的国风旅游综艺,全网都在等温希出丑!谁知温希绑定了抽卡系统,上可召唤文人附身挥斥方遒,下可打卡名胜古迹触发祥瑞。农田干旱,她提词昨夜雨疏风骤触发天降甘霖,拯救水稻千万亩。景区濒临破产,她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带火庐山,引得数万网友打卡,扭转乾坤。华夏武学落寞,她诗剑双绝附身,一首侠客行复兴国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温希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火了。盘活旅游经济,引领国风复兴,扬我华夏文化!每到一处,温希就多了一座城的粉丝。网友纷纷献上膝盖当初群嘲文盲温希上节目当小丑,现在小丑竟是我自己!...
公元189年,大量的白光突然从天而降,无数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人降临到这个游戏世界。让这个和三国一样,但是武将可以一刀断河山,谋士可以千里取人性命,呼风唤雨,驱雷掣电的高武世界增添了不少色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