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恕我直言,在我到过的省会中,南昌算是不太好玩的一个。
幸好它的郊外还有个青云谱。
青云谱原是个道院,主持者当然是个道士,但原先他却做过十多年和尚,做和尚之前他还年轻,是堂堂明朝王室的后裔。
不管他的外在身份如何变化,历史留下了他的一个最根本的身份:十七世纪晚期中国的杰出画家。
他叫朱耷,又叫八大山人、雪个等,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后代。
在朱耷出生前二百二十三年,朱权被封于南昌,这便是青云谱出现在南昌郊外的远期原因。
朱权也是一个全能的艺术家,而且也信奉道家,这都与二百多年后的朱耷构成了一种神奇的遥相呼应,但可怜的朱耷已面临着朱家王朝的最后覆没,只能或僧或道,躲在冷僻的地方逃避改朝换代后的政治风雨,用画笔来营造一个孤独的精神小天地了。
说起来,处于大明王朝鼎盛时代的朱权也是躲避过的,他因事见疑于明成祖,便躲在自筑的“精庐”
中抚琴玩曲。
但相比之下,朱耷的躲避显然是更绝望、更凄楚,因而也更值得后人品味了。
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院落,能给中国艺术史提供那么多的触目的荒凉?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朽木、衰草、败荷、寒江,对应着画家道袍里裹藏的孤傲?我带着这些问题去寻找青云谱,没想到青云谱竟相当热闹。
不仅有汽车站,而且还有个火车小站。
当日道院如今成了一个旅游点,门庭若市,园圃葱翠,屋宇敞亮,与我们日常游玩的古典式园林没有什么两样。
游客以青年男女居多,他们一般没有在宅内展出的朱耷作品前长久盘桓,而乐于在花丛曲径间款款缓步。
突然一对上年岁的华侨夫妇被一群人簇拥着走来,说是朱耷的后代,满面戚容,步履沉重。
我不太尊敬地投去一眼,心想,朱耷既做和尚又做道士,使我们对他的婚姻情况很不清楚,后来好像有过一个叫朱抱墟的后人,难道你们真是朱抱墟之后?即便是真的,又是多少代的事啦。
这一切也不能怪谁。
有这么多的人来套近乎,热热闹闹地来纪念一位几百年前的孤独艺术家,没有什么不好。
庭院既然要整修也只能修得挺刮一点,让拥挤的游客能够行走得比较顺畅。
然而无可奈何的是,这个院落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的原始神韵完全失落了,朱耷的精神小天地已杳不可见。
这对我这样的寻访者来说,毕竟是一种悲哀。
记得年前去四川青城山,以前熟记于心的“青城天下幽”
的名言被一支摩肩接踵、喧哗连天的队伍赶得无影无踪。
有关那座山的全部联想,有关道家大师们的种种行迹,有关画家张大千的缥缈遐思,也只能随之烟消云散。
我至今无法写一篇青城山游记,就是这个原因。
幸好关青云谱的联想大多集中在朱耷一人身上。
我还可以在人群中牢牢想着他,不至于像在青城山的山道上那样心情烦乱。
没到青云谱来时我也经常想起他。
为此,有一年我招收研究生时曾出过一道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题:“略谈你对八大山人的了解。”
一位考生的回答是:“中国历史上八位潜迹山林的隐士,通诗文,有傲骨,姓名待考。”
把八大山人说成是八位隐士我倒是有所预料的,这道题目的“圈套”
也在这里;把中国所有的隐士一并概括为“通诗文,有傲骨”
,十分有趣,至于在考卷上写“待考”
,我不禁哑然失笑了。
朱耷常把真“八大山人”
这个署名连写成“哭之”
、“笑之”
字样,我想他见到我这位考生也只能哭之笑之的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十年前我们于星空下相遇,我用机械的手指与你拉钩,共同许下明天的承诺。十年后我们在星空下相逢,虽然你早已忘记我的一切,但我还是愿意燃烧自己,只为兑现迟到了十年的承诺。因为从我们相遇的那一刻起,你便成为...
周礼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
剧情讨论群837185062穿成玄幻世界族长,从家族角度去描绘尽量真实的玄幻世界,种灵田养灵鱼,全面发展各种家族产业,扶植咸鱼长辈成老祖担当保护伞,激励小辈勇闯圣地学宫出人头地。非热血战斗式玄幻,而是以提升各项家族产业,资金设施家仆家将族人客卿姻亲等元素为主。力图从新鲜的视角去看老套的玄...
重生回到九十年代初,简书枚是南下打工大潮中的一名小小厂妹,即将踏上一天十二个小时以上的流水线工作中。大时代的浪潮中,重来一次,简书枚最大的愿望是抓紧时机,多挣点钱,再找个爱人,努力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西汉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年迈昏聩,觉得总有刁民想害朕,太子刘据竟然也被汉武帝怀疑,于是大肆排查巫蛊之事,刘据性命及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穿越成为汉武帝亲孙子的刘进,感觉自己脖子发凉。坐不住的刘进不顾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赶紧跑去东宫找亲爹刘据商量着爹,要不咱爷俩造爷爷的反吧,不然咱全家保不住啊!...
林寒本是末世的女将军,和敌人同归于尽后不幸穿越到古代。然而,没等她适应新身份,就被告知她被许配给一青面獠牙的将军。林寒身无分文,口袋比脸还干净,一听说大将军无父无母无兄弟,有房有车有存款,囊中羞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