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小说

第191章 太皇太后(第2页)

忽然,岸上指挥让他们排队领赏,江面上再次锣鼓喧天,第一名划到观景台下,带着花朵的荷包准确落到了船上,接着是高呼声。

“感谢老夫人。”

最后敲锣打鼓离开。

九条龙船都领到了同样的奖赏,把许多看热闹的年轻人羡慕的心痒痒,一个人一两银子的彩头,让泰宁镇的龙舟赛名声大噪。

往年的龙舟赛都在府城举行,乔璟妍路过永州府时,以杨焕城的面貌见过柳知府,因此龙舟赛就改到泰宁镇,后来成了这里一年一度的传统比赛。

太皇太后好几天都沉浸在那些高亢的感谢声中,自从先皇驾崩之后,她便成了后宫至高无上的闲人,幸好来了神龙潭,不然的话错过了很多精彩事情。

她开始喜欢这个被休弃的侄孙女,不卑不亢的陪她散步聊天,时不时的总能带来一些快乐,对这个叫泰宁镇的地方印象也很好,于是便想做点事表达一番。

“妍儿,我想在泰宁镇的集日布施,这里百姓比较富裕,稀粥可能不放在眼里,送馒头怎么样?”

她考虑好几天,选择赶集的日子就因为这天的穷苦百姓多。

乔璟妍无语,没灾没难的布施干嘛?想做善事也要看时机,不过用换一个地方成全她的善举也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感谢老夫人慈悲为怀,有一个地方的百姓更需要您的善举。”

她正在推行竹划游览项目,已经考察过乌龙山下的大溶洞,并冠了个很吸引人的名字龙宫洞。

太皇太后同意了,三天后,几条竹划护着一艘客船穿过龙宫洞,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低矮的茅草屋,骨瘦嶙徇的老人孩子围在河边翘以盼。

村长说有贵人来布施,各家各户派一个人领取,结果全村子的老幼妇孺都来了,他们要来感谢好心贵人的善举。

竹划上一袋袋的大白馒头,在村长的监管下,分到贫穷百姓的篮子里,一人两个按户领取。

孩子们高兴欢呼雀跃,老人们却跪在地上磕头感恩。

“感谢老夫人,祝老夫人长命百岁。”

乔璟妍派人提前了半个时辰过来联系,跟两岸的村长详细交代领取事宜,以最快度成全老夫人的心愿。

就这样一路布施了七八个小村子,老夫人满载感激和祝福回到神龙潭,心情却是非常沉重,她担心那些头大眼大身无二两肉的孩子,能不能挺过冬天?

“妍儿,你说都是种田的百姓,只是隔了一座大山,日子怎么就过成了两般天地?”

从京城一路而来,官道两边的村子虽然没有泰宁镇富裕,看见的人们可还算康健。

做了一件大善事却把自己的心揪得难受,真是自寻烦恼,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乔璟妍讲起了小故事。

“几年前河西村跟他们差不多穷,有个落难的大少爷捣腾出了粉条,就在这个村子开作坊,赚了银子又在这里围堤造田,然后这里的村民也有了自己的水田,还可以做工挣钱,再加上有个好村长,很快就富起来了。”

仔细算算时间,她来到这里已经七年,金钱和孩子两大财富全都拥有,可谓是穿越人生的大赢家。

“都是托了大少爷的福,泰宁桥头的石碑上有记载,这位大少爷捐银子修桥还不肯留名,做善事不图功利,可谓是仙道之人。”

太皇太后怀着敬佩的心情感叹。

“老夫人过奖了,大少爷虽然不图功名,但是获利可不小,您看这竹缘山庄几千亩田地,还有仙境般的神龙潭,捐桥的银子很快就能赚回来。”

乔璟妍实事求是的解释。

太皇太后争辩道:“那也是人家大少爷拿银子整出来的,还有对面的长工村,一群逃荒的难民竟然住上了砖瓦屋,月月工钱还不低,这么好的年轻人可惜没缘见着。”

“您为什么想见大少爷?”

若是只想褒奖一番就大可不必。

“我要把她推举到皇上面前,这么有本事又有善心的年轻人应该得到朝廷重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