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爸也在吴家二爷的帮助下,在省城当了建筑上的工人,一家子的生活才算是好了起来。
时间过得飞快,1995年吴妈又生了一女孩,取名吴定。
自从三姑娘吴定生下来,吴婆婆对吴妈厌烦的很,走到哪都骂吴妈生不了男孩,加之吴定长的又瘦又黑,死活不愿带。
吴妈只好去山里下地干活的时候,把吴定绑在背上,孩子睡着了就放到背阳的墙角下让吴倩看着。
大多数时候吴妈会把吴倩留在家里看孩子,吴倩就当起了妈妈的小保姆,不过吴妈指望吴倩看孩子,自然是好不到哪里去,吴定跟小时候的吴倩一样爱哭,没有奶粉了,吴倩会把自己的小指头塞进吴定嘴里
虽然饿坏的小吴定肯定是吃不到奶,但这招还真管用,前一秒还哇哇大哭的小吴定,舌头一碰到指头就拼命的饮吮起来,尽管吴倩的小食指被小定定的嘴巴吸的疼,但好歹孩子不哭了,吸着吸着也就睡着了。
小吴定可以说是在吴倩的小背上长大的,这孩子不是一般的淘气,会走路了也不下来走一步,就喜欢在吴倩背上爬着。
吴倩有时候背的很累了,想放下歇会,结果一放下来小吴定就哇哇大哭,恼人得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96年,吴倩六岁了,到了该上学的年级,就安排到家门口附近的小学读书,可惜吴倩不是个读书的料,尽管吴妈在吴倩四五岁的时候就教会了汉语拼音和十以内的数字,但吴倩考试从来没有及格过,不是十多分就是二三十。
吴倩虽然学习不好,但在学校里要数吴倩穿的最新。
书包,文具盒都是吴爸在省城买的双肩包,双层文具盒,那个年代,村里的孩子还背的是父母用小布头缝的书包,因为吴爸在省城当工人,在村子里算的上是有钱人,另外吴爸对这第一个孩子还算的上比较上心。
吴倩的身子一直很弱,在加上5岁就帮妈妈带娃,个子也是同龄小孩中最矮的,还动不动就头疼,贫血。
后来双耳也失聪了,吴爸吴妈也带吴倩看过好多医生。
打吊针,吃中药都是吴倩童年的日常。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倩的身体也慢慢的康复了,只是耳朵一直没有好转,耳朵一旦听不见了,整个人看上去就呆呆傻傻的。
吴爸有个毛病就是乱取药,乱投医,甚至给自己的孩子亲自打针。
就给吴倩的耳朵滴过各种药,每次滴完,疼的吴倩都要撕心裂肺地哭一次。
看到吴倩每次用完药痛苦的样子,吴妈心疼地埋怨吴爸,“你不要再给娃乱点药了,你带娃到医院检查一下,倩倩的耳朵就是你给点坏的,你当大的不心疼,我当妈的还知道心疼”
。
吴爸在吴妈不停的鞭策下,终于答应带吴倩到县医院去检查,吴爸带吴倩在大厅挂了号,然后在二楼耳科门外的椅子上排队。
还好人不多,吴倩前面就两个人,都带着俩小孩,貌似也都是给小孩看耳朵的,“原来还有跟我一样耳背的孩子”
吴倩看着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孩心里叽咕着。
“下一个,吴倩”
里头的医生朝着门外喊,吴爸牵着吴倩的手走进去后,穿着白大褂的医生示意吴爸父女坐下。
“娃耳朵哪里有问题?”
医生问吴爸。
“我家这娃耳朵听不见,而且还经常淌胧,你给瞧瞧”
。
“来,过来坐到这个椅子上”
医生指着医疗机械下的椅子对吴倩说。
吴倩战战兢兢地走过去,坐在椅子上,“头往左偏”
医生说着戴上放大眼镜,打开机械上面的照明灯对准吴倩的耳朵,用手掰大耳洞向里看了看,然后接着说“转过去,换左边的耳朵”
。
吴倩调整了方向,医生看完吴倩的左耳朵说“娃的耳膜破了,左耳的耳膜刚长好不久,右耳的还没有长住,孩子还小,应该能长好,长不好就成做手术的了”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