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小说

第33章 慕钱沪剧团在中国剧场演绎沪剧敦煌女儿(第3页)

这一时期,莫高窟建造了大量的洞窟,其中包括两个大像龛。

作为冥想的辅助,作为向不识字的人宣传佛教信仰和故事的教学工具等,这些洞窟空间及内部壁画与造像被精心营造。

主要的洞窟通常由佛教僧侣、地方统治精英以及中原帝王等赞助人赞助,其他洞窟则由商旅、军官和当地的人(如妇女团体)资助。

安史之乱后,建中二年(781)吐蕃占沙州(敦煌),在吐蕃赞普保护下,莫高窟得以继续展。

大中二年(848)张议潮率兵起义,收复河西十一州失地,奏表归唐。

在张氏归义军政权统治的晚唐时期,张氏家属及其显贵姻亲在此继续修建。

乾化四年(914)曹议金取代张氏执掌归义军政权,曹氏家族统治瓜(安西)沙(敦煌)12o多年,新建洞窟,还全面重绘重修前代洞窟和窟檐,在崖面上大面积绘制露天壁画,使莫高窟外观蔚为壮观。

北宋景佑三年(1o36)和南宋宝庆三年(1227)此地先后为西夏、蒙古政权统治,尽管仍有兴造修葺,但伴随丝绸之路失去重要作用和敦煌经济萧条,莫高窟已趋衰落。

元以后停止开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概括而言,莫高窟兴于十六国时期,历经北魏、隋、唐、宋、西夏而讫元代。

现和保护,莫高窟在明代一度荒废,鲜为人知。

至清代(1644-1911)流放到中国西部地区的官员提供了关于该地区(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语言、民族和地形的连续记录。

在中国的各个朝代,这种地方文献的编撰传统一直传承不辍,自《汉书》以来的各朝官方史书中,都设“西域传”

伊犁将军松筠(18o2-18o9年在职)命谪戍官员编撰新疆的地方文献。

为了完成撰述,徐松于1815-1816年进行了实地考察以搜集资料,其间,他考察了敦煌的佛教洞窟遗址,记录了莫高窟建窟碑。

此外,他还注意到一些其他的古代遗址。

徐松刊布了一些着作,其中包括《汉书西域传补注》和《西域水道记》。

徐松还撰有新疆诗集一部(《新疆赋》),这是中国贬谪文人的另一种文化传统。

纪昀(1724-18o5,1768年贬逐)在乌鲁木齐的诗歌和日记,以及洪亮吉(1746-18o9,1799贬逐)的诗歌,都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许乃谷(1831-1834年任敦煌知县)继承了这个传统,着有《千佛洞赋》。

蒋孝琬(蒋师爷,?-1922),湖南人,1883年去新疆,在县、州行任师爷。

19o6-19o8年,斯坦因第二次中亚探险(参见英国收集品)过程中,蒋孝琬一直担任翻译、助手。

蒋孝琬多年的师爷经验正是斯坦因所需要的,因此当他于19o6年5月见到斯坦因时,两人很快就开始了探险活动。

蒋孝琬以助手身份与斯坦因同赴敦煌,同时教斯坦因中文。

他协助斯坦因处理庶务,疏通关系,帮助斯坦因说服敦煌的道士王圆箓允许斯坦因和他接触藏经洞藏品。

2o世纪初-4o年代,2o世纪初至4o年代初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之前,是敦煌石窟历史考古研究的端,主要是对石窟的考察、调查、记录和资料的公布。

敦煌在2o世纪引起关注,与藏经洞的现有密切关系。

王圆箓是一个云游道士,于189o年左右来到敦煌莫高窟,并在此定居。

他俨然成为石窟的民间守护者,并四处筹款以修缮庙宇。

光绪二十六年(19oo),在清扫第16窟的积沙时,他的一个工人突然现一个暗门,门内是一间小秘室,隐藏着堆得满满的4至11世纪的写卷和绘画。

该窟即是第17窟,并以藏经洞闻名(最初它是9世纪左右为洪辩和尚建造的影堂)。

王圆箓(1849-1931),王圆箓现藏经洞后,英国的a斯坦因(ar,1862-1943)、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和吉川小一郎相继掠走洞中大量经书等文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