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冬之晨,寒雾尚未散尽,李小白于榻上转醒,披衣而起,顺手翻开那本旧日历,只见今日标注着“国际残疾人日”
。
他目光停驻,思绪悠悠飘散开去,往昔结识的诸多残疾友人的面容,一一浮现于眼前。
那些或坚毅、或落寞、或乐观的神情,深深触动着他的心弦,令他感慨万千,遂铺纸研墨,挥笔写下一阕《朝中措·国际残疾人日》:
全球残障众生平,
权益须高擎。
往昔艰难长历,
今时特节常铭。
障消途敞,尊严互护,
关爱同行。
且愿世间无别,
共情壮志飞鸣。
词罢,正自沉吟,好友杜之甫前来相邀晨练。
杜之甫入门,见案上墨迹未干之词,取而观之,微微点头,赞道:“此词甚善,开篇便点明主旨,为残疾人权益而呼,大义凛然。
恰似杜甫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胸怀,心系苍生,忧念疾苦。”
言罢,杜之甫目光中满是赞赏,微微眯眼,似在回味词中深意。
李小白谦逊一笑:“不过是些心中所想,见今日之节,有所感罢了。”
他挠了挠头,脸上泛起一丝红晕。
二人坐定,李小白便将自己创作此词的思绪细细道来:“君且看,这世上残疾人众多,全球约有65亿之众,占世界总人口一成,且八成在展中国家。
他们长久以来,因生理、法律、社会等诸多障碍,难以与常人平等享有诸般权利。
往昔岁月,艰难困苦不堪言,犹如身处暗夜,不见曙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虽历经磨难,然其志未馁,亦盼有转机之时。”
李小白眼神中透着一丝悲悯,眉头微皱,轻轻叹了口气。
杜之甫蹙眉,接口道:“然自1976年起,联合国便有所举措。
先有1981年之‘国际残疾人年’,其主题‘全面参与和平等’,已初现对残疾人权益重视之端倪。
后1982年第37届联大通过《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宣告‘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呼吁各国及国际组织积极行动,增进理解与尊重,改善其生活。
此皆为残疾人事业之重要历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