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晨曦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李府的庭院里,给皑皑白雪覆上一层暖黄。
李小白悠悠转醒,看着窗外银装素裹的世界,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轻声唤道:“逍遥,今日可是腊月廿四了。”
李逍遥揉着惺忪睡眼,从内室走出,嘟囔道:“父亲,这腊月廿四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李小白起身,整理着衣衫,说道:“昨日是北方小年,咱们一家人也热热闹闹庆祝了一番。
可别忘了,今日乃是南方小年呐。”
李逍遥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这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难道差别很大吗?”
李小白走到庭院中,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雪花,缓缓说道:“这小年,虽说都是迎新年的前奏,可因地域风俗不同,差别还真不小。
北方小年多在腊月二十三,而南方则是今日,腊月廿四。”
李逍遥跟在父亲身后,追问道:“那这时间为何会不一样呢?”
李小白微微仰头,思索片刻后回答:“据说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南方大部分地区便一直延续着这古老传统。
至于北方,可能是在历史变迁中,逐渐将小年定在了腊月二十三。”
正说着,白风夕从屋内款步而出,笑语盈盈:“你们父子俩一大早就在这探讨小年,倒也有趣。
李大诗人,今日南方小年,你可不能无动于衷,怎么也得赋诗一吧。”
李小白闻言,豪情顿生,大笑道:“夫人所言极是,今日我便以这南方小年为题,作一《渔家傲》。”
言罢,李小白踱步至石桌前,提笔蘸墨,挥毫写下:
《渔家傲·南方小年》
腊月收官引雪寒,祭灶扫尘皆忙年。
南北小年时易换。
思旧盼,新春将至欢颜满。
北地廿三迎灶返,南方廿四祈祥愿。
节庆诸多风俗灿。
心向远,团圆美满同杯盏。
李逍遥凑上前去,看着词中的字句,满脸疑惑:“父亲,这‘腊月收官引雪寒’,为何开篇就写这寒冷的雪呢?”
李小白放下笔,解释道:“这腊月末尾,本就是寒冬时节,雪的降临更添几分冬日气息。
这寒冷的雪,与后文人们忙年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更能凸显出过年时的那份热切。
你看,外面冰天雪地,屋内却满是忙碌喜庆,是不是年味更浓了?”
李逍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那‘祭灶扫尘皆忙年’,这祭灶和扫尘又有什么讲究呢?”
白风夕也在一旁坐下,笑着补充道:“这祭灶啊,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
灶神掌管着灶火和饮食,人们在小年这天祭拜灶神,就是希望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保佑一家人来年安康吉祥。”
李小白接着说:“而扫尘,因‘尘’与‘陈’谐音,有着除旧布新的寓意。
家家户户在小年时,把家里的灰尘污垢清扫干净,就如同把过去一年的‘穷运’‘晦气’都扫出门,新的一年才能有新气象。
你看这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忙碌扫尘的身影,一个‘皆’字,便能感受到这浓浓的年味儿。”
李逍遥望着庭院中忙碌的仆人们,似乎明白了其中的乐趣:“原来这小年的习俗里,藏着这么多美好的愿望。
那‘南北小年时易换’,就是说南北小年时间不同吧?”
李小白赞许地看着儿子:“正是如此。
这时间上的差异,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也正因如此,小年的习俗才更加丰富多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