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算题?”
作为燕大数学系的高材生,辛子秋私下里对中国数学史很有兴趣,研究也不少,却从未见到过汉代以前数学资料。
包公这句话,顿时勾起了他的兴趣。
众人见到辛子秋和贾宪两人反应很大,都有些不解。
蒋平资格老,替大家问道:
“贾老爷子,你还不知道这算题问的是什么,怎会忽然如此吃惊?莫非其中有古怪?”
贾宪笑道:
“让诸位见笑了,老朽并无轻视古人之意,实在是老朽钻研术数多年,却是第一次见到先秦时期的算题,难免有些失态。”
他见到周围众人仍是一脸不解地看着自己,想了想,继续解释道:
“其实,早在武王伐纣之后,周公制礼作乐,那时术数之学已经就是‘六艺’之一,也是当时名门贵族子弟的必修课。
我等所修习《算经十书》中的《周髀算经》,便是借用周公与商高之间的问答,来解释许多术数学问中的至理。
不过,此书经后人考证,并不是周公所作,而是汉代写成,不过假托周公之名而已。”
“除此之外,关于先秦列国年间术数之学的发展,几乎只有些一鳞片爪的零星片段而已,从未有真正成体系的著作传于后世。
因此老朽听闻此金牍来自先秦,而且居然记载着一道算题,心中确实大为惊讶。”
辛子秋听他这般解释,频频点头,十分赞同。
……
其实先秦时期,在古人自野蛮走向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数学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早在殷商时期,在甲骨文中便已经记录有十进制的计数之法。
而在战国时期,华夏大地出现了前所未有之大变革,诸侯国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生产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数学的应用极其广泛,包括土地测量,买卖交换,甚至城池设计建造,水利,赋税等等,不一而足。
加上其时诸子百家争鸣,一大批思想家和实干家涌现,数学的发展非常迅速。
可惜由于连年战乱,以及后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其间并没有数学著作流传于世。
();() 但这一时期的数学发展为之后西汉的数学大成之作《九章算术》奠定了基础。
……
贾宪熟读《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前朝术数著作,但从未见过先秦时期的算题,因此对金牍上的问题十分向往,可他也不认识战国文字,看不懂上面写了些什么。
东周列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直到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才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
因此即使博学如贾宪,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连千年之前的六国文字都认识。
不过他不认识,并不代表文字失传,大宋朝文人大儒极多,仁宗皇帝集中了几位专门研究先秦著作的老学究,花了不少时间,终于翻译了金牍上面的文字。
包拯从书柜中又拿出了一张纸,上面写着解译好的算题。
众人观看时,只见题目是这样的:
今有物不知其数,以八十四数之剩二十三,以百六十数之剩七,以六十三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这题目用现代汉语表述,便是这样的:
有一堆物件,不知道个数,每84个一数,剩下23个;每160个一数,剩下7个;每63个一数,剩2个,问物件有几个。
换句话说,就是求被84除余23,被160除余7,被63除余2的最小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这是一个广袤无垠的武道世界,万年皇朝,武道宗门,千年世家,蛮族巫道,妖魔鬼怪,千百势力,错综复杂,相互纠缠,秦斩穿越成锦衣卫,一切从锦衣卫开始...
本书将在5月8号入v,届时万字更新掉落,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笔芯在各个世界当爸爸,爸爸还是你爸爸,儿子女儿该宠还是该教训,由本爸爸说了算1现代白眼狼继子2年代窝里横儿子3被调换人生的女儿待续...
自从崔钰接了快穿任务,当代寡王纵身快穿世界,翻身一仗变海王。系统我让你做任务,没让你占便宜。位面一娇臣当朝太子掀了龙案侍郎若是解决不了本宫的问题,即可收拾铺盖滚去东宫。崔钰...
上辈子,周尧只想当咸鱼,创造了七大传奇IP天神系列,却被他用白菜价卖给了好友。后来家族的产业遭遇危机,他却什么力都帮不上,终于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而他...
周欢穿越了。周欢只有一个小目标。好好活着,如果有可能,顺便成个神。如果运气再好一点的话,找个老婆,一起成个神。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为了安全,最好苟在史莱克ps单女主,张乐萱...
重生回到小时候,只想这辈子能和家人好好在一起,把弟弟接到身边好好教育,帮妈妈避开不幸福的感情,减轻负担,一家人可以好好过日子,如果可以的话,能够大赚一笔改善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不用为生活琐事烦恼忧愁,快乐潇洒过一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重生只想过的好一点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