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小说

第二章 东坡生一夕眉山草木尽死(第3页)

在苏轼为乳母任采莲写的墓志铭中,说她“工巧勤俭,至老不衰”

,不仅给姐姐八娘和他本人当过奶妈,还在照看苏迈、苏迨、苏过上皆有恩劳。

();()  老人随着苏轼的宦海沉浮而四处漂泊,始终给了苏轼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元丰三年(1080)八月,任采莲卒于黄州的临皋亭,享年七十二岁。

苏轼痛曰:生有以养之,不必其子也。

死有以葬之,不必其里也。

我祭其从与亨之,其魂气无不之也!

(文句沿用原文,以突出苏轼的感情色彩)

苏轼长到两岁,在家种地当农民的大伯苏澹驾鹤西去。

次年,大哥苏景先也亡故了。

此时,28岁的父亲苏洵,与结交的好友史经臣(字彦辅)一起出外游学。

老苏认为史经臣豪气冲天,博学能文,只是经臣的弟弟史沆有点差劲,德薄人厌。

次年,苏轼那个“夜雨对床”

、舍命救兄、亦师亦友的好伙伴、好弟弟苏辙降生。

庆历二年(1042),7岁的苏轼开始读书了。

其实,前面我们说过,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农历丙子年十二月十九日,大家注意,小括号里的“1036”

,原为“一零三六”

是按照旧时习惯的农历计时的,用现代的万年历推算,苏轼应该出生在现代公元纪年的一零三七年一月八日。

用小学二年级数学的四位数加减法一算,苏轼开始读书的年龄为六岁,但按照中国旧时出生后即为一岁的习惯,那么苏轼真正开始读书的年龄应该为五岁上下。

这一年,苏轼的二姑亡故,二姑妈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轶事,当然,我们也没有“爱屋及乌”

地进一步探究下去的必要了。

为了行文方便之故,也为了尊重先辈们的习惯,当然也为了潜意识地显示我们有多专业,让我们仍沿用先辈苏学研究者们的成果,还是称五岁上下的小苏轼已经年庚七岁了吧。

等到苏轼八岁时,进入小学。

当然,眉山县并没有公办小学,而是师从一名叫张易简的道士学习文化知识。

就在这一年,让苏轼刻骨铭心的老对手江西人王安石考中了进士。

张道士教的小学生经常达百人,十分兴盛。

学校坐落于天庆观北极院,在这一点上我好不惊奇,因为我作为一名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新生活儿童,童年时我们镇上的小学以及初中都还是在破庙里或者奶奶堂儿里创办的。

小苏轼在这里学习了大约三年,这是他自己说的,“予盖从之三年”

苏轼上小学时有位同学名叫陈太初,本为道人的后代,后来得道成了成了尸解仙。

尸解仙是道教中仙人的一种。

葛洪在魏晋时,提出了仙人可学论,认为世上的仙人可分三等,即天仙、地仙、尸解仙。

道士得道后可舍弃肉体而仙去,或者根本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等,遗世而升天,这个过程就谓之尸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

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

男朋友劈腿了!!!秋梦期气急败坏去找这对狗男女算账,没想到情敌居然是多年前的死对头,争执过程中不慎从天台跌落。这一跌跌到了古代,为了完成兄长的遗愿她不得不女扮男装赶往封乐县赴任,成了当朝最年轻的县令...

[综武侠]圣僧

[综武侠]圣僧

文案自从绑定圣僧系统穿越后,魔教教主方天至过上了剃头念经做好事的日子。阿弥陀佛扎心了说明1综武侠,男主向,万人迷2男主性向言情,但也有男的仿佛对他有意思3哈哈哈哈水平有限...

重生之长姐持家

重生之长姐持家

富家千金莫云霏很郁闷,她不过是离个婚,怎么就变成了古代的农家妞,一个到处都是鸡屎鸭屎的地方,简直让人无法呼吸父亲是酸腐秀才,母亲是包子性格,家里还有四个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周遭又全是极品亲戚,莫云...

混在大唐做驸马

混在大唐做驸马

建个群,全订粉丝群131341657来时无迹去无踪,大唐贞观寄此身。漫随贫富皆欢乐,混作长安一痴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