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七年初秋,苏轼游览了杭州灵隐寺后山的高峰塔。
站在高峰塔下远远望去,只见云海茫茫,飞鸟下翔,耳边的钟磬之声忽远忽近,在破败的高峰塔下仅见到一位耳聋的老道人,如今已是贫病交加,口粮不继。
反观自己,苏轼心里明明知道自己也许此生不会再来这里了,但真正要离开此地,此刻心里却更加地彷徨。
只好让随从给老道留下一匹布,因为据说今年的初冬时节天将早霜。
杭州的营妓已经动身前往苏州去迎讶新来的知州大人,而苏轼作为临时的负责人,也顺手赋了一首《菩萨蛮》寄给了苏州知州,还赋了一首《诉衷情》送别陈襄,同时迎接新知州杨绘。
八月十三,陈襄要离开杭州去往南都(南京别称)了,苏轼与杭州府签判孙奕(字景山)等僚属与陈襄作别于佛日净慈寺,苏轼知道,这次陈述古是真的要走了。
送别陈襄之时,苏轼又用心赋了几首词作,这还不算,又一直将这位志同道合的老上司送到杭州城北的临平县,再赋一首《南乡子》作为留念才算了事。
八月十七,与陈述古两易其任的杨绘杨大人顺利到任。
此际,正值杭州城丹桂飘香的时节,苏轼收到了上天竺寺僧人特意送来的桂花,他不忍独享,郑重地分赠给他的新上司兼老朋友杨元素。
那时候,天竺的桂花还是一种稀罕物,只不过今天的杭州已经是遍植桂树,桂花已正式成了杭州的“市花”
,每逢金秋时节,金桂、银桂、丹桂相继盛放,满城桂花飘香,今天的杭州老百姓在每一个桂花季,都能够在自己的家门口享受到金秋桂香带来的清新与欣喜。
在苏轼倅杭的职业生涯中,离任前还有最后一件公事要办,那就是深入到属地去组织灭蝗。
多灾多难的中国历史上曾经蝗灾迭起,《诗经》中就已提到“去其螟螣(螣即蝗虫),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
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
“旱极而蝗”
、“久旱必有蝗”
,蝗虫极喜温暖干燥,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
蝗灾发生后,大量的蝗虫吞食庄稼,使得农作物完全遭到破坏,人们常会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苏轼灭蝗的第一站是临安县,在临安重过海会寺时,苏轼作了清心堂诗,并观看了蔡君谟所书《海会寺记》手迹。
此时,蔡君谟已经辞世六年了,而海会寺的明禅师也已经七十四岁高龄了,好在明禅师如今耳不聋眼不花的,把寺院整修的更加壮观了。
苏轼扑蝗至於潜县南二十五里的浮云岭时,在山行疲倦之际,突然怀念起自己在齐州任职的弟弟苏辙,就在这浮云岭上写了两首诗。
也许是由于亲情的关系,苏轼在诗中除了给弟弟简单介绍一下此刻对蝗灾的忧心外,还毫无掩饰地写下“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
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这样的诗句。
后来《乌台诗案》爆发,当反对者提到这四句诗时,苏轼自己解释说:“意谓新法青苗、助役等事,烦杂不可办,亦言己才力不能胜任也。”
,这也正是苏轼的痛苦所在。
总的说来,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本是一种进步,但新法本身并没有解决农民的问题,加上新法执行中的某些偏差,已经给农民们带来了不利。
();() 当时,杭州境内,蝗虫上盖日月,下掩草木,虫声与钱塘江潮声此起彼伏,农民们用草蔓裹捆的蝗虫尸体埋于路边,一堆一堆相连的,竟堆了二百余里。
捕杀的蝗虫数量,据官方统计是“近三万斛”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2月11入v,届时万更加红包乌云波前脚从顺治废后剧组杀青,后脚就喜提了重孙的废后诏书。乾隆那拉氏,朕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留你妃位,望你自省己身,闭宫悔过。乌云波皇上说的是,继后之位,臣妾不配。转头,...
作为一名逆袭女配的快穿任务者,霜眠表示,我做的是逆袭任务,为什么还要攻略男神一男生拉着霜眠告白时,某青梅竹马慢悠悠地走来眠眠,该回家吃饭了。清冷俊逸的学长抽过霜眠手中的情书,温润一笑情书谁...
神秘游戏从天而降,水蓝星的所有人类都被迫成为游戏玩家。玩家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触发游戏副本。游戏副本触发后,玩家会收到副本任务。只要参与副本游戏,玩家就有机会获得经验值。但只有完成副本任务,玩家才...
我是王富贵。在大明朝,没有人比我的钱更多,没有人比我的官更大不过要做这两点,首先就要帮朱厚熜坐上龙椅,要帮他保住自己的亲爹。守护最好的朱厚熜,坚决捍卫兴献王的亲爹身份不动摇总结起来,就是两个...
医药世家少年,家中突逢巨变,被迫从军,历尽艰险但仍自强不息,立志自习武功为父报仇。后偶遇仙人,成为散修,踏上修仙之途。修仙之途自是坎坷多磨波折不断,公孙衍不畏艰险,潜心修炼,思阴阳,悟仙...
预收顶流的替身前妻会通灵求收藏苏锦霓是福德寺供奉的一只瓷做招财猫。意外穿越,成了被寄养道观的四岁女童。小道观破破烂烂四处漏风,穷得连香火都没有。眼看就要朝不保夕,她一捏小猫爪,要不要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