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宗后的仁宗时期,褒贬不一的权相?
那么吕公著啊……
吕公著不就是历史上吕夷简的三子么。
对吕夷简这个历史上褒贬不一的权相,赵禔的感官是不讨厌也不喜欢。
毕竟吕夷简有政治才能,也愿意提拔新人,但他确实一个“霸权主义者”
,也就是那些不跟随他与反对他的人,他“皆霸之”
——也就是统统被削官赶走。
不过对吕公著,赵禔表示感官挺好,吕夷简十分会教子,儿子们各个都是人中龙凤,而吕公著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那么年初之事?年初有什么事么,赵禔回忆了一下,似乎也只有一个外地的梅官员上京,结果莫名其妙就被扳倒罢官了,等等,似乎那个人正好与吕夷简的政治立场对立,也是吕夷简主张的。
见赵禔迟迟不说话,吕公著也反应过来是自己孟浪了,忙说自己糊涂了,又递上水果甜点,岔开了话题。
事实上吕公著会没脑子的提及,纯粹因为这事对年幼的他影响甚大,那个梅官员上京举报下面一些官员大肆圈地的行为,结果折子还未被递交上去,就被自己父亲给截下来了,这是欺君不对的吧……
可若父亲不将梅官员处理雪藏,那么父亲仕途必定收到牵连(圈地的官员大部分是吕夷简派系),而且,而且父亲对国家也是尽心尽力,大事上从不留手,论贡献绝对比梅官员大,而且暗地里也警告处理了那一批官员。
所以,这算是自保之策?是可行吧?吕公著很迷茫。
赵禔也算了解一点朝堂派系之争,能猜到点事情真相,不过这不是一个身为白丁可以知道和插手的事,所以她闭嘴不谈。
倒是吕公著的这一段话,点醒了赵禔,玄幻爱情毕竟是小娘子热衷,而热血江湖、智斗朝堂才会是郎君们亲睐,是能够流传更广的主题,决定了,等完成《白蛇传》后,就外出采风写作。
☆、22躺着也中枪
赵禔也没有在流水亭待太久,只因苏伴伴找了过来,带着萧太后的口谕,请大皇子赵禔回宫。
赵禔也顾不得惊讶,匆匆换了件衣袍,便向着慈宁殿赶去。
一路上赵禔也不忘询问苏伴伴问题,来传口谕的钱伴伴有没有任何提示,是萧太后单独召见,还是聚会性质。
苏伴伴闻言摇头,迟疑了会说道:“是萧太后单独召见,”
注意到赵禔面色一灰,苏伴伴补充道,“钱伴伴并未多言,但观其声色,想来应不是坏事。”
赵禔心里还是有些惴惴不安,宫中三大巨头里面,宋真宗明着宠她,郭皇后暗暗照顾她,唯独萧太后,总是不时地用一种探究与深思的目光看着她,赵禔表示自己压力很大。
正想着,赵禔已经拐进了慈宁殿的前院,大宋居处的奢华不表现在宫殿上,而多表现在苑瘀上,因此慈宁殿前院看着就像寻常富贵人家里那般,花卉、桃梨树、池塘、小桥,也就布置装饰得精致些,倒是周围那些步步规矩谨慎的宫女太监,衬托出慈宁殿的威武大气。
赵禔刚刚走到一颗桃树下,就注意到树荫后的墙壁上隐藏着一个小裂口,恍惚看见一道熟悉的背影坐在石凳上,鬼使神差的,她停留下来,耳朵凑近裂缝,倾听。
“刚刚那戏看着,着实有些无趣,妹妹你说呢,”
说话像咏叹调一般的叹息响起,也许是顺风的原因,那话就像是在赵禔的耳边说起一样,赵禔抬眉看去,偌大的庭院内仅仅只有两个人,说话的女子随手捏起一颗青涩的果脯,偏头,看其侧脸果真是刘贵妃,不对,是刘妃。
刘妃看向坐在她身边有些拘谨的女子,笑道:“妹妹真真好样貌,特别是最后上戏台献唱的那会,不说陛下,连我都看呆了去了。”
“姐姐我,我……”
拘谨的女子腾地抬头,声音清婉,肌肤如雪,一双眸子我见犹怜,看着楚楚动人,就是浑身透出一点小家子气。
“诶,自家表姐妹的还客气什么,”
刘妃不在意地摆摆手,又随后舀起桌上的一本书,翻了几页递给拘谨的女子,语气中含着一种赞赏,“那砚海墨香还真是个才华横溢的才子,不过是古唐籍的一点民间传说,偏偏被他妙笔生花,情节波荡起伏,特别是此书中的戏曲配词,看得我等心神摇曳的紧,妹妹,你说是不是?”
那拘谨女子勉强笑了笑:“姐姐说笑了,妹妹自幼也只会点女红,大字识不得几个,哪能体会到这本书的好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