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小说

第44章 第 44 章(第2页)

这么算来,不仅要比作答,还要比出题。

唯肚中有足够的墨水,才可破千题,唯有知其所以然,方能出妙题。

这是综合综合考校学识的一种方式。

或许有人疑惑,若是有人事先准备了极难之题,岂不是不公平

题签中的内容千变万化,若是与题签毫不相关的题目,亦或是“万金油式”

的题目,皆视为无效。

事先备好的题目能与题签上的内容有关联的概率是小之又小。

三辩的时间并不长,也就半柱香的时间,没一会便轮到樊凡上场了。

只见教谕随手从竹筒中摇出一支题签,上前大声念道“岳阳楼记,微斯人,吾与谁归,樊氏族学樊凡先出题,儒江院胡曦作答。”

意思是要根据岳阳楼记“微斯人,吾与谁归”

一句出题。

岳阳楼记乃名篇,樊凡在前世就学了,到了大明,自然也免不了,对此十分熟悉,所以樊凡十分淡定。

光光是这一句话,自然是问不出什么,关键还是要回顾前文。

樊凡把岳阳楼记在脑中快速过了一遍,当下决定由浅入深,说道“我的题目是斯人所指何人”

总评判官站起来道“可。”

意思是樊凡所出的题目符合规矩。

能让范仲淹发出“吾与谁归”

感慨的,自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之“古仁人”

,若是通识全文意思,此题并不算难。

显然,胡曦虽背得全文,却未了其意,因岳阳楼记全文中仅出现了“滕子京”

一人名,故答道“斯人所指巴陵郡滕子京也。”

实际上,全文的第一段,不过是个引子,“滕子京”

也只是此名篇的“引路人”

,范仲淹写此文规劝滕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六位评判官并无人敲响桌前木鼓,意味着,无人认同胡曦的答案,答错了。

接下里轮到胡曦出题,许是开头便答错了一题,小小少年心神不稳,一时过于慌张怯场,加之“微斯人,吾与谁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