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因为利马窦带来的鼻烟壶是玻璃胎的,加之玻璃质密不漏气、不会受潮,又透明,从外面就可以鉴别鼻烟的成色,所以在中国“制壶之始,仅有玻璃,余皆后起也”
。
玻璃胎的鼻烟壶当时名为料烟壶,它是清代鼻烟壶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的玻璃艺术家充分利用了玻璃晶莹剔透的艺术品质,把国画的创作借用于鼻烟壶这块方寸之地,留下了不少佳话。
明初始起灶的山东博山玻璃作坊,是有史可证的中国最早的玻璃作坊。
相传博山的西冶街是玻璃作坊的集中地,在这条街的城门上就刻着“珍珠玛瑙翠,琥珀玻璃街”
10个大字。
该地生产的料烟壶,曾在欧洲名噪一时。
而第一个宫廷玻璃场也在鼻烟壶生产的黄金时代问世。
清廷于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设玻璃厂,隶属“养心殿造办处”
,高薪聘请了德国传教士纪里安协助营建。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史实是,这位皇帝在建圆明园时在中国首次使了玻璃窗。
不过,传世的料烟壶大都是乾隆时期及其以后的制品。
其中的极品——料胎画珐琅彩鼻烟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当我们回顾整个玻璃史,可以发现在20世纪后期之前,全世界的玻璃制品,无一不是为了市场的需求而设计的。
1962年,美国的哈维#8226;利特顿开创性地打破了这一局面。
他发起了玻璃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玻璃艺术工作室运动。
他倡导玻璃工艺家不要为迎合消费者而工作,而要用玻璃来表达自己的美学观。
这个运动催生了一大批玻璃艺术大师:捷克的史丹尼史雷夫#8226;李宾斯基和加柔史雷瓦#8226;布勒赫瓦夫妇;意大利的李维#8226;瑟古索;美国的戴尔#8226;奇胡利等等。
1991年,台湾的传奇人物杨惠珊告别影坛,创办琉璃工房,并执著地给中国现代玻璃艺术品恢复它古老的名字——琉璃。
其实分析琉璃的成分,它就是玻璃,而琉璃在中国明清时期所指并不是玻璃。
玻璃最让人陶醉的一点在于它的制作结果完全难以预料。
经常会失败,但也有的时候,它会变成超越预期的一个惊喜。
在杨的推动下,10年之后,一如《药师琉璃光本愿经》中所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琉璃在中国成了一种人格、一种精神和一种境界的象征。
而大陆一批人包括我也逐渐成为玻璃艺术的“俘虏”
。
前文已经述及,我在英国胡佛#8226;汉顿大学学习玻璃工艺参观吹制工作室的时候首次感受到了玻璃吹制工艺的神奇。
当时,我就和目睹这一过程的其他观众一样,禁不住跃跃欲试。
但直到后来真正拿起了那根一米多长的重重的吹管,我才明白了为什么他说吹制一件玻璃艺术品需要“20分钟再加20年”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宁飞扬偶获极品男神系统,得到透视技能,被打造成为宇宙最优秀的男人同时,也要接受各种稀奇古怪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要让各路女神通通爱上自己,完不成将面临未知惩罚。到底有完没完宁飞扬被女神追的头...
...
富家千金莫云霏很郁闷,她不过是离个婚,怎么就变成了古代的农家妞,一个到处都是鸡屎鸭屎的地方,简直让人无法呼吸父亲是酸腐秀才,母亲是包子性格,家里还有四个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周遭又全是极品亲戚,莫云...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0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一向运气不太好的南曲穿书了。没关系,穿书她认了,穿进逃生游戏里她也认了。可这摆脱不掉的嘤嘤怪设定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当猛鬼忽然出现,吓得众人惊慌失措时,南曲撸起袖子冷笑丑东西,连老娘都敢吓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