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小说

第13章(第1页)

>

景咸帝道:“原来是莫姑娘。

我的荔莛全靠你了。”

莫姑娘远目道:“不敢当。

我家多年前曾受他父亲恩惠,故有此因缘,然,我能做的便是这么多,以后,便是老谢的造化了。”

说罢,那神秘的莫氏女子转身而去。

景咸帝日夜守在棺材旁,吃喝拉撒批奏章,和尚们也没撵走,就在外面诵经祈福。

大臣来劝不好使,后宫诸妃来劝更不好使,谁说多了就跟谁急。

那么可怜的半死不活的老谢得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病?

时空转换下,我们用现代科学来分析下。

如果你读过18、19世纪的小说,或在电视上看过关于那个时代的戏,往往会发现其中有一个患“痨病”

的角色——生病的孩子,竭力要完成其巨作的将死的艺术家,卧床不起无法照顾家庭的母亲。

受害者苍白虚弱,咳血,慢慢地消瘦。

对结核病的这种艺术描写,实在再真实不过了。

在整个有记载的历史中,它造成了许多死亡,但在工业革命的拥挤里,结核病夺去了格外多的生命,以至于被称为白色瘟疫。

这个词是指患者苍白的脸色,也把它与5个世纪前席卷欧洲的黑死病瘟疫区分开。

结核病患者逐渐消瘦,遭受的痛苦正像这种疾病的另一种俗称——“痨”

所表示的那样。

在19世纪,大多数人都曾被这种缓慢而无情的疾病夺去亲人或朋友。

有人说,肺结核是艺术家的疾病。

肖邦、拜伦、卡夫卡、劳伦斯以及中国的郁达夫都患有肺结核。

在19世纪,甚至到了20世纪的1945年特效药链霉素等重要药物发明之前,此病是不治之症。

那么作为痨病克星的链霉素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在实验室里,用一定比例的葡萄糖、黄豆饼粉和玉米浆混合在一起发酵,在适当条件下便有可能产生这种神奇的有益菌。

我们姑且不去计较莫氏女子是如何前瞻性地洞悉此等惊天之秘密,从结果来看应该不错。

七天后,景咸帝在众目睽睽下开馆取人,一股古怪的味道扑鼻而来,老谢如最近流行的某儿童睡前读物《睡公子》里的主人公一样沉睡着。

景咸帝颤颤地伸出手去探他的鼻息,当下扶棺恸哭,太监大臣都不敢上前劝阻,景咸帝哭了几声跳起来大叫道:“他还活着!

他活着!

!”

众人将信将疑,然,老谢那原本苍白的脸上确实浮现出一点异样的红来。

景咸帝亲自将人从培养基里抱出来,放到大浴盆里洗了两遍,换上干净柔软的段子面睡衣,安稳地放在温暖舒服的床上,如此又守了小半天,老谢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

第14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