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重要之物,倘若有人仿造该当如何?
于是皇帝就在确立制诏传达皇帝之意时,设立了绢帛、用印、文字等一系列防伪手段。
绢帛使用皇帝特供之蚕丝,纺织手法也是异常独特,除了御府令所属的织女,一般没有其他人能够织得出来;用印自不必说,凡是制诏必须有玉玺用印;而文字则要复杂得多,每列起始位置、每段间隔距离、写到皇帝二字如何重新起始等均有详细规定。
最重要的是,每份制诏落款之处“大秦始皇帝”
五字必是皇帝亲手所书!
其中之道只有朝廷的三公九卿、郡守及各县县令知道,在其为官之初,必须能够辨别皇帝手书五字字迹。
可是据老臣仔细确认,此封诏令中的五字并非皇帝之字迹!”
我顿时骇然,如果这封诏令不是嬴政所写,那会是谁?此人竟敢伪造诏令,那岂不是说此人已经不再惧怕嬴政的威严?在如今的秦朝,如果嬴政身边的人不再惧怕他,恐怕只有一个可能。
我与冯去疾对视一眼:嬴政危矣!
此时的我想到的更多。
历史上扶苏被贬到上郡,一封伪诏便让其自杀。
可是在这个秦朝,扶苏并没有被赶出咸阳,这封诏令要把扶苏叫到成山,如果同样是伪诏,目的不言自明,依然是要杀掉扶苏!
扶苏可以不听蒙恬的劝告而自杀,若是换作冯去疾和咸阳的嬴氏宗亲劝说,扶苏未必会束手就擒,最稳妥的办法仍然是把扶苏从咸阳拉出来,到时远在齐国故地,杀掉一个扶苏轻而易举!
我心中一阵哀嚎:‘伪诏、胡亥、李斯、还有不知是敌是友的李府令,扶苏被杀的要素太齐全了!
除了扶苏变成了我、没被贬出咸阳。
可是我也不敢说自己比扶苏强啊……’
想到这,我试探性地开口道:“丞相能够确定那不是父皇的字迹吗?”
冯去疾重叹一声:“臣也希望是臣老眼昏花看错了,可臣从皇帝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跟着皇帝了,不会认错皇帝的笔迹的。”
顿了顿,冯去疾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据臣所知,同时还有两封诏书分别送往了上郡和百越之地!
只是内容不得而知。”
我没有询问冯去疾怎么知道的,像他这种人,有一些自己的人收集情报是正常的,不然也活不到现在。
两份诏令,一封送往上郡,应该是给蒙恬的,送往百越之地的应该是给赵佗,这两地都是驻守秦军最多的地方。
然而这个矫诏的人是准备拉拢还是杀掉他们,不得而知。
我跟冯去疾说了我的猜想,冯去疾也没办法分辨出矫诏之人的意图,现在就连这个人可能是谁都没办法确定。
跟在嬴政身边的人太多了,李斯、李府令、胶东郡郡守成廪,还有诸多的王公大臣,谁都有可能。
想到这里,我还是想先确认最有嫌疑的人:“丞相,你可知道接替赵高的李府令是何来历?”
冯去疾点点头:“这个李府令从我知道他开始,就是一直跟着赵高的,赵高临死前曾向皇帝推荐他继任。
后经御史调查,此人有些能力,跟着赵高时做了很多事,加之皇帝一向信任赵高,便让他接替了赵高的中车府令一职。
不过却未将胡亥公子的教导一同交予他,而是让尚书令齐仲做了胡亥公子的老师。
殿下为何问起他?”
冯去疾并不知道历史,即便我告诉他,他也不可能相信一个宦官居然有胆子敢做这种事。
我摇头道:“只是一时想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突发异变的生物,莫名觉醒的异能,背后的原因扑朔迷离。种族的争端,不同的信仰,战乱纷纷。人类的救赎,和平的征途,路在何方?所坚信的一定就是对的吗?所疑惑的真的要有答案吗?...
作为一个城市里的小中医,一觉醒来,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正赶上恢复高考,知青回城,土地承包那年,乘着时代的东风,有人下海经商,成了万元户。有人埋头苦读,成了大学生。王承舟却在小乡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凭借一手精湛的医术,购置起三大件,找了个小对象,开了间草药铺。闲了上山打猎,馋了下河摸鱼,日子平淡而快乐。在邻里...
重活一世,顾盼惜凭借着对剧情的了解,护家族,救朋友,虐敌人,得所爱,打破剧情桎梏,再踏仙途。a...
文案全家穿越到古代,勤劳致富奔小康穿越到古代后,赵桂枝才意识到,自己从一个全能王变成了公认的废材。还来不及哀悼自己的人生,她就发现全家都跟着穿来啦多年后,赵桂枝不止一次的想,幸好她不是一个...
重生成为狼头佣兵团的少团长,日后被主角萧炎斩于尺下的小反派。穆力暗暗发誓,他不仅要逆天改命,还要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地为所欲为,建立一番功业。我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不道德?早已不知道德为何物的穆力抽出了手中长剑,优雅地擦去血沫,惺惺作态地问道。而回应他的,只有身后那一片荒凉白骨。ps主角性格曹贼,有点不择手段,底线就...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向下翻动一点,作者发布任务。投一颗钻石,必得50岩币!还有几率抢1000岩币,2000岩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