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可是为小宝着想。
先前来村里化缘的那什么和尚,不说人不能胡乱造口业么。
不过阿娘要真不介意,也行,帮扶就帮扶,日后别说我没提醒。”
这一提,苗禾娘也回想起来。
几年前一和尚化缘到他们村,被村长颇为礼让,请了几顿素斋,之后那和尚便对村民讲了课。
说什么要敬天敬地,口业什么的,似乎真有这事。
苗禾娘不由透出犹豫。
小宝是她拼着命生下的,绝对是她心头宝。
也因为如此,小宝出生后就比其他娃子体弱。
她想从禾哥儿这边弄点肉,为的就是把小宝养的白胖健康而已。
如今听苗禾这一说,若还真招了什么不好的运儿,那她要的这肉,还能不能给小宝吃了?
而以现代人观念,孝亲不分嫁不嫁的。
然而苗禾见原身他娘这模样,像是要找张长期饭票似的,他要答应下来,倒楣的不只自己,也包括杨大郎。
没见她方才主要都是以杨家的事说嘴。
苗禾不想杨大郎因为自己更加倒楣,能挡下多少就帮挡。
加上他觉得,自己总归是用了这个身体,得承这个情。
若直接说个数,当补上彩礼,苗禾原意给,就算还了这身体的养育之恩。
此时见原身他娘面色犹疑不定,苗禾再推一把。
“正好,大郎昨日抓了只野鸡,挺精神。
阿娘便带回去炖汤给小宝喝上,正好补补。”
说完转身欲走到拴公鸡的后院。
鸡棚还没搭上,只能用拴的。
苗禾娘果真吓了一跳,赶紧扯住苗禾袖子。
“你等等,等等!
嗳,急什么啊,阿娘这不是还没想透的嘛?”
苗禾看她一眼,自顾自叨念,“阿娘就想吧,一只鸡就算两角银,一两银子便有五只鸡。
要有六两,就能买上三十只鸡。
三十只鸡,半只半只炖汤,能喝上多久啊,以往家里头一年都吃不上几只的。
再说,要大郎天天抓鸡给小宝补,也是难办。”
苗禾不是胡诌。
这年头的农耕技术并不先进,用精贵的大米算,一块田一家四口来种的话,一年能产的粮大约只二十几两,交了田赋后也只馀十五、六两。
再扣掉四口人一年吃食用度,不多花稍,能存下的钱一年也就二、三两。
更别说,如果遇上气候不好又或虫害,这产量得更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