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小说

第7章(第2页)

槅门拉开,一花白须发的岣嵝老者杵着拐杖走了进来。

韩嘉彦起身相迎,道一句:“劳烦老丈移驾,实在抱歉。”

“不妨事,郎君是贵人,老朽走这两步还不算甚么。”

老者笑道。

“老丈请坐。”

“郎君请。”

落座后,茶点也同时端来,隔间再度安静下来。

韩嘉彦酝酿了一下,率先开口道:

“老丈,您既然赴某之邀,想必对此也早有预料。

您确然识得平渊道人,那么,您一定也识得西榆林巷的杨大娘子。”

“识得,很熟悉。”

老者笑了,“郎君,应当是杨大娘子的后人罢,这眉眼……太像了。

杨大娘子已过世多年,为何今日才来寻老朽?”

韩嘉彦未回答这个问题,但老者问完后,忽而反应过来:平渊道人恐怕也早早驾鹤西去,他守口如瓶,面前这位郎君一无所知。

故而郎君寻寻觅觅多年,才寻到了他这里。

他不由得喟然叹息。

韩嘉彦继续道:“您曾经往来汴京与江西之间走商,是杨大娘子与平渊道人间书信的传介之人。

杨大娘子入韩府后,您是如何为她传书信的?”

“她每月的初三都会出府一次,单月去绸庄,双月去粮行,我们就在那里私下见面,她会予我书信。”

老者回忆道。

韩嘉彦知道他说的是实话,因为她母亲在练蕉院中的用度,都是她自己开支采购,她坚持不麻烦府内用人,也不花府内一分钱。

她的钱,都来自于早年间不知何来的积蓄,以及在西榆林巷时做女大夫的积攒。

此外让韩嘉彦奇怪的是,她儿时时常会见到家中来一些陌生男子,隔三差五给母亲送钱,那些都是脚力行当的汉子,一瞧就不是韩府人。

她不知道母亲和那些人是甚么关系。

她曾问过,但母亲回避了。

她从怀中取出那个信筒,问道:“可都是这种制式的信筒?”

“正是,封腊上的印戳是‘璇玑隐珠’,刻印手法很独特,不会有错。”

“实不相瞒,这竹筒里是杨大娘子的最后一封手书,未曾来得及送出,她便……”

韩嘉彦难以遏制地面现哀伤道。

这信筒里的手书,韩嘉彦早已读过,内容烂熟于心。

封蜡、戳印也是拆开后她自己再封回去的。

“郎君节哀。”

老者缓缓道。

他甚么也不问,仿佛一点也不关心这最后一封手书的内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