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和娘提。”
徐鸿达立马皱起了眉头,“青青不足两周,正是养性子的时候,你少撺掇娘。
等过了年开店,我和你嫂子说,不许再叫青青来店里。”
徐鸿飞还是有些怕他哥的,不敢再言语。
不料青青不来店里,却有人找她。
没几日,桃枝带着一大堆礼品上门了,点名是送给青青的,理由还十分充分。
桃枝说了:“那日,我们奶奶抱了青青回去就感觉有些不适,请了大夫一把脉,原来是有了喜事。
你们不知道前一天奶奶把脉还没说有喜事呢,可不是因为抱了青青才得了这一孩子。”
又说:“我们奶奶成亲三年,求了不知多少神佛,也没能得一孩子,还是青青灵验。”
青青:……姑娘,你什么都往出说你们家奶奶知道吗?
---------------------------------------------------------------------------
小剧场:
邻居王婆子:闺女,快回家来,我带你去求子。
王婆子闺女:哪个庙啊?
邻居王婆子:瑰馥坊啊,抱青青姑娘一刻钟,怀一个孩子,抱半个时辰,能生龙凤胎呢!
王婆子闺女:那我赶紧去排队!
瑰馥坊门口排着满满的人
徐鸿飞:大娘大姐们,我们这是胭脂店,不是求子庙哎!
第5章备年货(修改)
青青发现过年在古代一年十分郑重的大事。
徐鸿达、徐鸿飞兄弟忙着对账盘点,宁氏则一脸严肃的列了一张长长单子,然后一挥手:“买年货去。”
买买买,不分古今中外年龄大小,是全体女性同胞们最狂热的一项活动。
宁氏左手朱朱、右手青青,逛遍了县城大大小小的铺子。
朱朱:“娘,这几样果子看着好吃。”
宁氏一挥手:“买!”
朱朱:“娘,我想买些糖块回去。”
宁氏一挥手:“买!”
青青:“娘,我要买金簪子带。”
宁氏一斜眼,揪了揪青青头上的小总角:“等你留了头再说。”
徐婆子在村子里早就留了一头猪等着过年杀,鸡、鸭、鹅都是自家养的,就连过年时必可不少的鱼都不用到外面买。
村里那条大河鱼虾最是丰富,拿凿子凿出一个冰洞来,只消半日就能钓上七八条鱼来。
宁氏主要需要采买的是过年全家做衣裳的衣料子,徐家除了徐鸿达是秀才,旁人都是普通百姓,穿衣以布衣为主。
虽说现在风俗对穿着的规定没那么严格,徐婆子也有一两件绸缎衣裳,但基本都是压箱底,平时也没地方穿去,不如布衣实在。
宁氏这次买衣料子是去县城最大的一家布店,店名简单直白“锦缎阁”
。
虽说名字听着挺高端,又是锦又是锻的,但平阳县多是平民百姓,因此这布店里棉布、粗麻布居多。
宁氏进了店,叫伙计,把最好的十几样棉布拿过来,挨个上手细瞧。
那伙计年龄小不懂事,见她一身布衣又只买棉布,眉眼里便带了两分不屑,叫他去拿衣料子也拖拖拉拉的十分不情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