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看他,问:“不可以总揽?”
赵昌想了想,最后说:“可以一试。”
——
郎中三署,寂静的氛围陡然被一则通知打破。
“月、月考?”
“如果能拿到第一,嗯……”
“怎么突然要考核了?”
“其实也没什么吧。”
众郎议论纷纷,但总体而言,他们的接受度良好。
大家基本都是军功出身,日常评比、赏罚,是早已习惯的事。
只不过评比活动在这里也出现了而已。
小事一桩,问题不大。
“下月末要考田、仓律,这我会啊!”
“简单的。”
“哎!
我最烦记这些东西了!”
“考吧考吧,正好无事可干。”
规矩都订出来了,那就按照规矩做呗。
一时之间,田律卷与仓律卷变得抢手起来,众人开始借阅、抄录。
有机灵点的,则提前找金布律、徭律等,先行复制,以备后用。
——
自去年秦王到前线探望桓齮归来,咸阳中有关二公子的风评就变得诡异起来。
有的人照常吐槽,有的人讳莫如深。
王翦现在算是了解得比较多的官员之一。
作为受秦王信任的大将军,秦王如果想调动军队做事,一般会和他商议,讨论可行度,但王翦最初根本不知道桓齮的行踪。
直到秦王突然开始找他聊桓齮在平叛太原的事。
王翦当时心中浮现一串问号。
我错过了什么?他不是刚打了败仗吗?还有太原怎么又出事了?
而后秦王隐晦地炫耀。
啊,我家昌一不小心认出个有嫌疑的人,一不小心找到些线索,一不小心遇到了桓齮……
总之,就是这样那样的原因,唉,这小子运气真好啊,您说对吧?
王翦:啊对对对。
秦王又明贬暗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