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继明看着赛场上翻身而起的江源,十分慎重地道:“可以看得出,江源目前的体能消耗已经接近极限了……”
江源这一跳的失败不是因为他的心态不稳又或者技术不行,纯粹是因为他的体能消耗已经到了极限,所以在上半身已经过杆之后,他的体能不足以支撑他对下半身肢体的掌控,以至于小腿没能控制到位,触碰到了横杆。
可以说,到了江源现在这
样的体能消耗阶段,他必须花费更多的体能、专注力和控制力来控制已经逐渐不受控的肢体。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教练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的体能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的竞技表现,当你的身体体能消耗逼近极限的情况下,有的时候,你的竞技表现和你的肢体控制已经不由你的意志力说的算了。
赛场上,很显然曾邵文也没有想到,江源也在2.26米的高度上失败了。
江源的这一次失败给了他又一次赢得比赛的机会。
这一次,或许是吸取了上一轮试跳失败的经验,重新振作起来的曾邵文在第二次试跳中成功地越过了2.26米高度横杆!
“曾邵文的2.26米高度第二次试跳成功!”
田汝辉在说完这一句话之后,颇为担心地看向了赛场上的江源——在曾邵文的这一次试跳成功之后,江源的压力无疑会更大,他必须在2.26米的这一次试跳中成功,才能够继续保持领先曾邵文的成绩。
但即便他在这一次的试跳中试跳成功,可在接下来的高度上,江源也未必能够稳稳地战胜个人历史最佳成绩在2.29米的曾邵文。
更何况,在这一次2.26米的试跳中,江源还有失败的可能性,一旦在这一次2.26米的试跳中失败,他还想夺冠,就必须寄望于更高的高度上曾邵文的失败以及自己的无失误成功——到了那时,对于胜负的期待就只能寄往在他人的失误中。
这几乎就等同于将自己的命运决定权交到了他人的手中。
可以说,到了这一刻,原本倾向于江源的胜利天秤重新扭转向了曾邵文所在的方向,不少在刚刚还在期待着看到江源夺冠的观众在这一瞬间都不免失望了起来。
“唉,这下江源想赢,更难喽……”
观众席上不少观众都遗憾地摇了摇头。
大约只有十二中的这些学生还坚定地站在了江源这一头儿,挥舞着手里的小旗子,大声地喊出了‘江源加油’的呼声。
而在后场休息室里,在听到按摩师同样在惋惜江源可惜了之后,苏屿摇了摇头。
看着赛场上的江源,他以一种异常笃定的语气道:“他还没有放弃,他还有希望。”
就在苏屿的这句话落下时,现场的裁判示意江源可以准备第二轮试跳了,但江源却举起右手示意——
“江源,2.26米高度,申请免跳。”
这一刻,现场的所有人都被江源的回答惊呆了,满是震惊地看着赛场上那个举起右手的少年。
“申请免跳?!”
“他疯了吗?在这个高度上申请免跳?!”
而叽咕直播间里,田汝辉在看到江源的这个免跳申请之后,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一脸惊喜地道:“江源!
非常聪明的做法!”
“在当前高度上,即便他进行第二次试跳取得成功,对于曾邵文来说也只不过是继续保持当前的胜负手局面,而如果江源在第二次试跳中仍旧失败,到了第三次试跳中
才成功,那他不仅将耗费自己的体能,也是彻底将自己胜利的机会拱手让人!”
“而现在,他所作出的这一个选择,减少了自己在2.26米高度上的试跳,虽然这一次免跳之后,他在下一个高度上的试跳机会只有两次——但是以江源目前的体能情况,确实与其将这两次试跳的体能消耗这2.26米高度,不如去冲击2.28米的高度。”
“一旦成功,他不仅有机会战胜曾邵文,同时,他还将创造一个u16级别……不,应该是u18级别的全国跳高纪录!
!
!”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一场跳高决赛到了这个阶段还会有这样的反转可能性。
于是,就仅仅只是一次免跳申请,压力的天秤再一次来到了曾邵文这一侧。
此刻,就连正在观赛的裴永胜也没忍住夸赞道:“非常聪明的小孩儿!”
对于跳高这个项目来说,个人能力、个人心态的稳定性、抗压性以及个人对于比赛的判断和灵活机动性都是必不可少的。
如今国内的年轻选手中,具备其中几项优势的其实不少,像是曾邵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了,但是在真正看到江源之后,裴永胜以及国家队的这些教练才不得不意识到——江源这个小孩儿,其实才是一个更加完美的跳高天才。
看着直播画面里的江源,裴永胜的手指轻轻扣着桌面,最后沉声道:“这个江源,不论他2.28米的这一次试跳成或是不成,我都要定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