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感又加表白,“臣假意应承,为的就是稳住他们。”
“很好,朕很欣赏你的一片忠心。”
杨广又问,“若捉来李靖、红拂可敢当面对质?”
“臣谨遵圣命。”
“你且回去听候宣召。”
杨广打发走杨玄感,随即吩咐王义带一队御前护卫,去擒拿李靖、红拂。
王义去不多时,刘安回到临朔宫。
一见杨广,即满怀邀功请赏的心情说:“万岁,奴才有一机密大事奏闻。”
“讲。”
刘安遂把杨约的言语学说一遍,满以为杨广定要大吃一惊,大发雷霆,不料杨广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句:“朕知道了。”
刘安不甘遭到轻视:“万岁,杨玄感有谋反之心,应即拘问才是。”
“不必再讲,朕自有道理。”
杨广说罢又自言自语,“不过,这杨约大义灭亲,倒是显出对朕的一片忠心。”
少时,王义领兵转回交旨。
但是,不见李靖、红拂,而是李渊随同来到。
杨广沉下脸来发问:“李渊,你把李靖、红拂藏于何处?”
“禀万岁,他二人确曾到府游说,要拉末将反叛,是我将他二人逐出,不知去往何处。”
“难道他二人不曾再次光顾你处吗?”
“末将不敢欺君,委实不曾再来。”
李渊表白,“如在住处搜出,甘领死罪。”
杨广冷笑:“他二人已被你送走,你才敢出此狂语。”
“末将不敢,万岁可撒下人马,四出追捕。
抓到后当面对质,末将方能剖明心迹。”
“哼!”
杨广责问,“你言称无叛乱之心,却为何不来向朕奏明此事?”
“万岁,末将本打算就来进宫禀报,王义到时,我已出门。”
王义作证:“李渊所说不差。”
杨广一时间倒无话可说了,但他心中却思潮翻滚。
杨玄感、李渊,还有杨约,这些文武大臣谁忠谁奸?实在难以判断。
当面无不信誓旦旦,似乎个个忠心耿耿,又谁知他们心中想些什么?背后做些什么?究竟谁可信赖,谁当提防?看来只有天知道。
(未完待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