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这是我们公社开的证明。”
杨庆有掏出公社开的证明,努力抚平后,递给办公桌后的工作人员。
这年头东西全靠手写,唯一有说服力的,就是证明上盖的那个红色印章。
负责登记的是位中年妇女,留着齐耳短发,四十多岁的样子。
不过,杨庆民也不敢乱叫,这年头,由于营养不良的缘故,人的外貌比实际年龄要大不少。
叫姐不合适,万一人家真的四十多了,岂不是显得自己很轻浮。
叫婶子更不合适,万一人家还不到三十,给人叫老了,怎么办?
还是随大流的好。
工作人员努力分辨证明上的字。
公社里能写字就算是人才了,就甭指望他们能写的多规整,重要的是那个章。
“你说你有初中学历?”
妇女一边登记,一边开口询问。
“对,我们公社离县城比较近,读书还算方便,没考上中专,也没再读高中。”
这个理由倒不是杨庆有编的,事实确实如此。
因为爹妈不在了,所以大伯才送他去读的书,否则老是感觉对不起弟弟。
只不过原主确实不是学习的料,中专和高中都没考上。
杨庆有故意没说自己学习差,给人一种没考上中专,又怕给家里增加负担,故意没上高中的错觉。
这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普遍现象。
大家都穷,搏一搏上个中专,拼出来一个光明的未来,家里狠狠心,还是可以支持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