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卿染点头,这个弟弟很有谋算。
他学里的先生,是个极方正的人。
君晖为了不被方氏猜忌,在学里故意表现平平。
日子长了,被先生看出来,追问之下,知道了内情。
先生爱才,又怜惜他处境,就帮着隐瞒下来,还额外照顾他。
君皙便是先生的孙子,和君晖是同辈兄弟。
虽然弟弟已经有了计划,但荀卿染也不会就此不管。
方氏花样百出,这些年君晖入族谱的事也有人提过几次,但都被她拖延住。
这次君晖要参加乡试,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方氏再得逞。
那些方正之人未必是方氏的对手,到时候还是要见机行事。
荀卿染心里已经有了计较,只先不说出来。
荀君晖收了绢帛,姐弟两人又在海棠园内散了散,荀卿染让荀君晖先回学里,又嘱咐:“现在你入族谱是头等大事,最近若有什么事,千万忍耐,不要节外生枝。”
荀君晖答应着去了。
荀卿染回到桌案旁,看着窗外的海棠,要画两张花样子,却看见荀君晖在园内和宝珠说话。
不知宝珠说了什么,荀君晖有些变色。
荀卿染打发桔梗出去,荀君晖早抬脚走了。
眼看将到午时,荀卿染收拾了东西回转。
荀府后脚门半开半阖,倒免了敲门的麻烦。
荀卿染迈步进门,一个蓝衫少年迎了过来。
第五章粉蒸首乌糕
“三妹妹。”
郑元朗抢先向荀卿染作了一揖,荀卿染侧身还礼。
“方才在园子里,因为事急,怠慢了三妹妹,请三妹妹别见怪。”
荀卿染忙说无妨,其实郑元朗方才可以说是给她解了围,她心里只有感激。
郑家豪富,发迹的却只有郑元朔父亲那一支。
郑元朗的父亲不过是依附兄长,积成小富之家。
郑元朗因自幼丧父,早就接手了家里的生计。
他年纪虽小,却老成干练,将自家生意打点的妥妥贴贴。
方姨妈这次就让他送郑元朔来颍川。
又因为方氏的寿辰将近,他就没有立即回去,而是留下来,一面料理郑家在郡里的生意,一面等着为方氏贺寿。
“站着说话不便,请染妹到这边坐坐。”
角门内有架南瓜,架子下摆着竹桌竹椅,竹桌上放着茶壶茶碗。
看门的卢婆子不见踪影,只有郑元朗贴身一个未留头的小童来喜在那伺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