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日正是秋汛,又是渔民撒网,又是士人垂钓,水族死伤惨重。
尤其是螃蟹,常常上午碰见还打个招呼,举两个钳子拜拜“水仙”
,下午路过那儿就没影了,红亮亮地掰成两半给人拿在手里吃,尸首上满是哈喇子。
白秀才和鲤鱼这几日在江里上上下下地奔波,拣泥间沙底的钱物换罗网中的生灵。
眼见前头一条小麦穗儿鱼,窜啊窜啊,原来咬住了一根钓线,穿透了上颚,成了死钩。
眼看就要被钓上去,有一只手从它身后伸过来,一把抓住了钓线,灵巧地替它去了钩子。
小麦穗儿鱼喘过一口气,发现救它的居然是传说中的水仙,他的红鲤鱼还在眨巴眼睛冲它笑呢。
四五个少年和孩童睁大眼睛看着水里,眼见鱼标儿动得厉害,急忙拍手:“姐姐!
鱼儿咬钩了!”
“清莲,鱼儿咬钩了!”
袁清莲去提钓线,那头好似被紧紧攥住,一点儿移动不得。
她奇怪道:“刚才还咬得欢,怎么突然卡石头上了?”
再一提,钓线突然松了,一下就扯了上来。
大家齐齐向钓钩看去——那里既没有鱼,也没有虾,倒用蓼蓝草系了一串丁零当啷的小铜钱。
袁清莲用手帕子抹去上面的绿锈,一一放在手里瞧,原来是五枚开元通宝。
船老大看到,理着绳子道:“小娘子,别钓啦,这是水仙赎鱼来了。”
知州的三小子怪问:“什么是水仙赎鱼?”
船老大丢下活计,微笑道:“这一带两个月来连出怪事,好些钓鱼的都说钓上些个小钱儿、小首饰、小银锞子。
上游李村一个打鱼人,撒网忙活了一晚上,日头一出,满网的鱼都不见了。
收上来一看,网里搁着一只金臂环!
下游白水县的县令大人,那日江边垂钓,本来钩住了一条大白鱼,钓上来一看,却是块白玉小鱼儿。
那县令写了篇文章,说水仙赎鱼云云,这便传扬开了。
渔人遇上水仙赎鱼,三日内必不再捕的。”
袁清莲收了钓竿,望着渺渺水波,向往地说:“水仙是什么样儿的?”
夜里明月上来,沙洲里啾唧着雀子。
船行来时路,正是桃霞岭下云烟渡。
知州记起水鬼的话,遥想水仙一段故事,备添叹息。
他丝毫没有注意到,船边漂来了一堆腐烂的茅草,更没有注意到,沙洲和岸边的长草里,一双双噬人的眼睛,正被船上的红灯照亮。
一声响哨,茅草突然掀起,漫天水珠。
知州未及捂眼,脸便被一支袖箭穿透。
三小子听见响动,蹬蹬蹬跑出来,刚走到父亲身边,便被一箭封喉。
水波都动荡起来,许多黑黢黢的影子缠上了船舷,滑上了甲板,亮出了雪亮的刀剑。
不一时,舱里传来不绝于耳的惨叫,液体飞溅在纸窗上,红色渗了出来。
大儿子一跤跌倒,被乱刀砍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