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旭转过头,看着有些愣神的伊藤深纱:“伊藤同学,你知道这题的答案吗?知道的话请告诉我。”
咦?原来这个面试有这么灵活吗?
不过从辻同学愿意告知申请者错误在哪里,已经算是某种程度的开卷了吧。
话虽这么说,高田在面试的过程中还请求场外支援。
他,他是怎么好意思的呀?
但红发少女还是不松口:“我是知道啦。
但都说了,这次我们是竞争对手哦!”
“伊藤同学,告诉我对你的面试也有好处。”
“啥?”
“你想想,伊藤同学。
辻同学的面试其实十分不公平,尤其对于最开始参与的人来说。”
高田旭解释道。
“明明有简单的方法避免这一点。
比如设定统一的时间,不公开判卷结果,增加题目的丰富性。”
“这说明她一开始考虑的就不是公平。
而是在这种不公平的规则下选拔出符合她要求的助手。”
“极端一点说,越靠后总结出越多题目的参赛者,通过测试的希望就越大。”
“结合她的三个要求,辻同学并非寻找一开始就懂得科研的人才。”
“而是挑一位通过不断收集题目,吸取他人面试的经验,摸清她要求的人。”
“这有点儿像研究者的特质吧?研究者的工作并非应试。
他们需要大量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也会公开自己的研究。”
“所以……”
伊藤深纱也有点听懂了。
“没错,研究者需要实事求是——不会就要向他人询问。”
“你看,这两道题我都遵循了这一简单原则。
事实证明,这没有违反辻同学定下的规则。”
原来如此,伊藤深纱恍然大悟。
这场面试选拔的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答对题目的人。
而是像一位真正的研究者一样,不管用什么方法,只求最后得出正确答案,方法勿论。
“所以伊藤同学,你向我分享答案,本身就是一种杰出的研究者素质。”
“好吧,算我被你唬住了。
你听好了。”
红发少女清了清嗓子,“选e,制造一个该道具的‘定位指针’,然后去夹层界寻找。”
看高田旭愣住了,伊藤真纱得意地解释道:“定位指针你该知道了,就是类似堀田的能力。
不过定位这一‘观念’在能力中不少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