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他将所有的摊位都逛了个遍后,才不慌不忙地来到了那个专门卖面包的摊位。
“先生,您这里的面包怎么卖?”
是的,这里卖的是制作好的面包,就是那种法国最常见的,能够拿起来当棍子用的法式长棍面包。
而不是没有加工的面粉或者小麦。
“先生,我这个是全麦的法国长棍面包,单价二百法郎或者是十马克,不还价!”
最后一句不还价,对方的语气咬的非常重。
闻言,加里布埃尔不由一愣,他虽然不知道这个时期的法郎汇率是多少,但是他从自己手上掌握的资金来看,本能感觉这个价格非常夸张。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这个时候的二百法郎约等于1美元,对应美元的购买力,一美元购买一个法国长棍面包,价格肯定是非常夸张的。
(美元兑换法郎的价格是作者查资料所得,1945年年初美元对德国马克的汇率是一美元对十马克。
而维希政府的法郎汇率,则是德国政府为了掠夺法国资源,强行规定的一马克对二十法郎。
)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美国新兵月薪也就50美元,以美元的购买力,一美元大约可以买三个大牛肉汉堡,还可以找零十美分。
这就相当于这一根法国长棍面包的价格和三个牛肉汉堡一致。
加里布埃尔身上除了物资,根本就没有现钱。
所以,他自然不可能掏钱来买这么贵的面包,摇了摇头道:
“请问您知道哪里有卖面粉的吗?”
对方抬头,傲慢地斜了一眼他,不耐烦地道:
“不知道!”
对于这样的服务态度,加里布埃尔只能默默的打个差评,起身离开。
换到下一个有鸡蛋贩卖的摊位。
“先生,鸡蛋怎么卖?”
“二十法郎一个。”
“公鸡呢?”
“一千二百法郎。”
加里布埃尔连续跑了几个卖农产品的摊位,终于探听清楚了自己手上货物的价格,有了这些参考价格后,他就不再迟疑,直接来到了一个卖糖的摊位。
“先生,白糖怎么卖。”
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白人,见到加里布埃尔的打扮,眉头微微一皱,不太耐烦地道:
“一百八十法郎一克。”
();() 一听这个价格,加里布埃尔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噎死。
一克是什么概念,最多也就能尝尝甜味。
前世他听说过战争时期,白糖价比黄金,二战时,更是涨价近700倍。
但现在听见这个人的报价,还是不由得有些艰难地咽了咽口水。
不过,他也知道白糖并不是简单的生活物资,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能用来制造炸弹。
但当他听到这个报价时,还是有种荒唐的感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